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資訊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南平檢察機關查處非法漚漿造紙
 
http://www.hnckzkzs.com  2019-03-07 南平檢察

    造紙作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制作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漚漿”,即通過浸泡草木纖維等韌性材料漚制紙漿。

    近年來,南平市非法漚漿污染環境案件呈現上升趨勢,且涉案的均為小作坊式漚漿廠,這些涉案漚漿廠未進行工商管理登記及辦理環評手續,投資成本和技術門檻較低,為縮短出漿時間、降低成本、提高出漿率,他們用氫氧化鈉(俗稱燒堿)替代石灰水漚漿,且未對漚漿廢水進行處理就直接排放,這些廢水直排后,不僅影響水生態,還影響居民的生命健康。

    發案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高額利潤誘惑大

    傳統的漚漿工藝使用石灰水,污染少,但耗時長、出漿率低,而用燒堿替代石灰漚漿后收益極高,以一個2m×3m×4m的池子為例,可漚50-60噸紙漿,十天可出一次漿,一噸漿純利達300元。如此計算,一個小廠3個池子,一個月純利高達十多萬元。

    2、違法成本較低

    在2013年6月最高院、最高檢聯合發布的《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前,何種情形屬于嚴重污染環境行為并未明確,一般污染環境行為多作行政處罰處理。這幾年,雖然加大了對污染環境犯罪的打擊力度,但目前對污染環境犯罪判決的刑期亦不高,污染環境犯罪的懲處與所獲得的高額利潤相比微不足道,導致犯罪分子鋌而走險。

    此類案件呈現哪些特點呢?

    一、改造犯罪工具,流竄作案

    犯罪嫌疑人改變對策,通過建造固定漚漿池進行漚化制漿的傳統工藝,采取將廢舊或報廢貨車進行箱體密封和防腐蝕性改造,使貨車成為“活動漚漿池”,一有“風吹草動”就駕車逃離,以逃避處罰。如延平區院辦理的歐某污染環境案,2017年10-12月期間,犯罪嫌疑人歐某購買兩部貨車,將貨車改造后開始在延平區太平鎮南溪村進行漚漿作業。歐某將購買用于漚漿的原材料放于改造好的貨車車廂內,利用水泵循環噴水漚出竹漿,并直接排放未經任何處理的漚漿廢水,嚴重污染環境。

    二、犯罪地點隱秘,不易被察覺

    選擇地點偏僻,人流量少的隱蔽處設廠,并采用多個排水口分流排污,以逃避相關部門的監管。如光澤縣院辦理的張某、李某污染環境案,兩人將非法漚漿廠設在光澤縣鸞鳳鄉一處山坡上,周圍人流量較少,山林遮擋效果較好,不易被發覺。為避免集中噴涌式排放,未經處理的廢堿液經3個點分流排放,潛潛細流直接滲入地表或通過廠區雨水管流入外環境;邵武市院辦理的黃某污染環境案,黃某雇傭4名云南籍工人,租用邵武市城郊寺前原鰻場非法漚漿,在公安機關對黃某立案偵查后,其對雇傭工人非法漚漿一事供認不諱,最終黃某受到了法律嚴懲。

    三、犯罪分子互通信息,逃避監管

    延平區太平鎮、樟湖鎮位于南平、三明、寧德三市交界處,緊靠閩江和國道,交通便利,利于生產原料采購、成品的出賣,且一旦遇到執法檢查,違法人員、設備會迅速轉移到臨近的不同地區的縣、市,這里成為許多小作坊式非法漚漿廠的理想設廠地。

    2018年,延平區院與環保局、水利局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查處的17家非法漚漿窩點中,僅太平、樟湖二鎮就有9家。這些小作坊式非法漚漿廠“抱團取暖”,共享信息、協同抗法。當執法人員查處第一家非法漚漿廠后,便有人員尾隨執法人員車輛,給其他非法漚漿廠通風報信,導致其他非法漚漿廠人員提前撤離并轉移犯罪證據。

    針對非法漚漿造成污染環境的現象,南平市檢察機關主動作為,進一步發揮檢察職能,以實際行動更好地保護南平的綠水青山,2016年以來,全市共辦理非法漚漿導致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4件19人,監督立案7件,開展生態環境法治宣傳95場,以檢察利劍打擊污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一、推進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加大環境污染犯罪打擊力度,依法從嚴從快打擊南平轄區內影響大、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犯罪,強化司法震懾。加強與公安、環保、水利等部門合作,深入開展“清水藍天”環保專項執法行動,密切協作配合,形成打擊合力,遏制環境污染犯罪的增長勢頭。

    二、健全機制實現執法全覆蓋

    與相關行政執法機關聯合制定了《充分發揮司法機關、行政執法職能,服務南平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若干意見》機制,協助相關執法部門對轄區內生態治安重點地區和領域加強排查整治力度,建立健全執法辦案風險評估預警機制,深入分析破壞生態環境犯罪的發案原因、規律和特點,查找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及時向有關單位提出檢察建議,著力實現生態執法全覆蓋、監管無盲點。

    三、加強生態環境法治宣傳

    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兩微五端”等媒介,開展生態文明法制宣傳、法制教育,通過走進企業、鄉村、集鎮、農戶的“四走進”活動,增強公民環保意識,通過開展“生態巡回法庭現場開庭”活動,現場以案說法,引導公民與環境污染違法行為作斗爭,充分發揮市院開展的法律宣講團活動的作用,廣泛開展生態法治宣傳。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新聞  
  ·海南一包裝廠被罰210萬 新的一年環保壓力依舊巨大  ·未采取應急措施導致河水污染 廣東一紙品廠被罰10萬
  ·江西62家造紙廠上2019年度重點排污單位名錄  ·質監局通報99家紙箱廠 1家被依法查處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