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當各大紙廠仍舊以每日100的速度下調國廢時,紙業龍頭紛紛仍下重磅炸彈,辛苦營造了大半年的國廢高價人設瞬間土崩瓦解,也又一次印證了那句老話:大紙廠才是廢紙行業的莊家。 今天一早,山鷹率先刺破國廢泡沫,價格直接跳水350!在行業內引發軒然大波! 隨即,另兩家巨頭也予以跟進。理文在降100元的基礎上,宣布于中午12時起再降200元。這還沒完,下午,理文再次宣布從明日再降120元。一天之內,紙價下調了420元/噸。 作為行業龍頭老大的玖龍紙業,在100元的基礎上,于中午12時起下調150元。下午,玖龍宣布于9月29日起,再下調200元。一日三跳水,降幅達450元/噸。 此外,東莞金洲紙業一天下調300元,銀洲紙業下調220。 大跌之后,紙價一日內跌到2000元的關口,跌破2000元大關幾乎沒有懸念。早在今天上午,就有傳言指,龍頭紙業計劃于下午2時再降500,后面雖然改為9月29日下調200,但在這個圖窮匕現的時刻,漸漸回歸真實價值的國廢后續繼續報復性下跌,已經不可避免。 從中秋節開始后的小刀割肉,到今天的快速下跌,這一下行趨勢的內在邏輯究竟是怎樣的呢? 比較流行的基本上有兩種論調:一是需求決定論,另一個是陰謀論。 從需求認的角度來看,廢紙價格的不斷下行與成品紙市場的低迷有著必然聯系。1、隨著2000億美元關稅的正式落地,出口不可避免大幅滑落,包裝紙需求再次削減已成定局。2、中秋國慶這樣的傳統旺季,包裝訂單卻出奇地淡凈,包裝紙內需持續萎縮。3、中秋過后,廣東、浙江共46家紙廠宣布停產或限產,對于廢紙的需求將會很大程度上減弱。 從陰謀論的角度來分析,國廢未來的行情更加不樂觀。此前,很多人把國廢的畸形高位,歸咎為廢紙的短缺,如今看來,這是一個錯誤定論,F在,考慮到國廢價格是由大紙廠說了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國廢長期維持3000元的高位,是大紙廠有意維護。一方面大紙廠通過讓紙價保持高位,憑借對低價外廢的壟斷,實現暴利。另一方面,紙價高位令無法獲得進口外廢批文的中小紙廠無利可圖,甚至虧本經營,逼迫中小紙廠退出競爭。 如今需求遠超預期低迷,紙廠不得不停機減產的情況下,紙業巨頭不得不放棄過去的國廢抬轎策略,導致國廢價值回歸。 這一波泡沫破裂過程中,國廢打包商無疑是最受傷害的一方。接下來,如果紙業巨頭憑借外廢成本優勢,發動閃電價格戰,將原紙傾銷到下游包裝印刷企業,那么很多中小紙廠將血流成河。不過,包裝印刷企業很可能成為這一波價格戰中的贏家,相信很快就會得到印證。 對于廣大包裝印刷企業及終端用戶來說,早已經禮崩樂壞的紙包裝產業鏈,將面臨更大的動蕩。當此之即,惟有保持足夠的現金流,勿冒險囤貨對賭漲價,才有可能平穩度過眼前的暗礁險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