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波:16年中期至17年上半年:此輪漲價主要受益于供給端收縮,包括政策性+市場化落后產能淘汰,政策性停限產等。在此期間,由于銅版紙、白卡紙等細分品種集中度已大幅提升,也易于達成價格聯盟,加速了行業復蘇的節奏;此外,煤炭/化工/運輸政策變動等成本的上漲也一定程度上助推紙價的恢復。 2)第二波:17年中期至17年四季度:此輪漲價的導火索主要來自成本驅動;鞆U限制進口+配額審批暫停等政策性因素帶來廢紙價格上漲,而受廢紙價格暴漲的帶動,漿價也加速上漲。因此,成本端原材料廢紙與木漿價格的大幅上漲,疊加行業需求緊平衡的情況,紙價出現加速上漲。 紙價預計將維持高位:我們認為當前紙價已修復至合理水平,若不考慮突發因素,紙價繼續大幅上漲有一定難度。但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造紙等傳統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落后產能淘汰仍將是長期趨勢,環保高壓下,造紙行業的準入門檻也將越來越高。綜合環保/格局/政策/產能擴張等多維度看,紙價雖有季節性回調,但整體或許可維持高位。 供需維持緊平衡,但邊際有緩解:紙業的周期性主要來自供給端,我們跟蹤銅版/膠版/白卡紙行業17-18年基本無新產能,新一輪產能擴張預計將于19-20年才能落地,我們判斷18年木漿級紙開工率將保持高位或略有上升,將延續高景氣。箱板/瓦楞紙17-18年新產能有所增多,企業開工率將不可避免地回落,景氣18年可能存波動,但由于廢紙供需偏緊狀況不變,尤其是國廢,龍頭因受益于廢紙配額優勢,企業盈利仍可保持高位。總體而言,在行業準入門檻提升及環保政策趨嚴的大背景下,紙業供需預計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 價穩量增是企業投資關注點:過去兩年紙業投資的核心是價格,在紙價已恢復至高位的背景下,紙業投資的關注點將逐步由價轉為量,重點關注有新增產能的企業,從擴張品種看,漿>木漿紙>包裝紙,依次排序。首選漿一方面是因為漿價本身處高位,盈利性較好,另外也因為漿產能投放不會沖擊紙價。在紙張方面,木漿系紙種的供需格局好,且行業新增產能相對較少,當前企業的擴產對價格影響有限;包裝紙板的新產能相對前幾年已明顯增多,價格/噸紙盈利很可能有所回落,相對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