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資訊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廣東省明年完全出清“僵尸企業” 2020年告別重污染天氣
 
http://www.hnckzkzs.com  2017-01-22 南方網

  20日上午,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召開第一場記者會,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省環保廳廳長魯修祿、省經信委副主任吳東文出席,他們從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驅動、民生保障、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回答了記者提問。

  省發改委

  3920億元投入基礎設施重點項目

  下一步工作重點:不斷完善的高速公路、高快速鐵路等快速交通體系,縮短粵東西北與珠三角地區間的交通時間,顯著提升粵東西北區位優勢,也為珠三角進一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拓展了空間。

  基礎設施建設是我省近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有記者問,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將為老百姓帶來怎樣的福利?

  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2017年全省安排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投資3920億元,包括交通、能源、城建、水利、環保、信息基礎設施等11類工程、23個大類共501個項目,全部關系到老百姓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不斷完善的高速公路、高快速鐵路等快速交通體系,縮短粵東西北與珠三角地區間的交通時間,顯著提升粵東西北區位優勢,不僅為粵東西北實現振興發展創造了更多有利條件,也為珠三角進一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拓展了空間。何寧卡透露,我省正在加快推進的贛州至深圳鐵路廣東段、廣州至汕尾鐵路等高快速鐵路,連同重點推進的龍川至懷集、汕頭至湛江、仁化至博羅等高速公路大動脈建設,加快完善高速度、大運量、互聯互通的交通網絡。

  對于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方面,何寧卡表示,今年將加快推進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地鐵項目,計劃新增地鐵81.2公里,帶動城市公共交通和相關產業發展。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也被提及。何寧卡透露,廣東將加快建設一批污水處理項目,加大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力度,增加污水處理設施覆蓋范圍,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生活垃圾全過程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2017年將新增垃圾處理能力1.42萬噸/日,完成55個黑臭水體整治。

  省財政廳

  3年500億元補齊基層醫療衛生短板

  下一步工作重點:針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主要是解決分級診療實施不到位的問題,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

  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百姓反映較多的問題。有記者問,廣東財政是否有進一步緩解此難題的措施?

  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回應,“我們將對整個醫療的投入以及體制的完善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他介紹,2016年,全省各級財政投入醫療衛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107個億,增幅達26%,但針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主要是解決分級診療實施不到位的問題,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這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曾志權表示,老百姓反映看病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目前分級診療制度實施還不到位,大醫院人滿為患掛號難;二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跟不上,導致很多病人涌向大醫院;看病貴則主要體現在部分醫院存在大檢查、大處方現象,導致住院費用居高不下。

  “需要重點解決的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今后將按照‘突出重點、補齊短板’原則!痹緳嘟榻B,去年下半年,省委主要領導帶隊到7個市16個縣市區進行調研。此后,省財政會同衛計、發改等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和方法》,準備通過加強縣級以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硬件和軟件建設,補齊醫療基層衛生機構的短板,3年時間全省各級財政拿出500億元專項用于實施兩大類18個方面的措施。

  “春節后,我們將逐一跟各縣簽訂協議,明確措施,省出資拿大頭。同時,對縣級的中醫院進行改造,對縣級公立醫院實施達標支持,對鄉鎮衛生院達標支持,對1萬個村級衛生站達標支持。”曾志權說,將通過這些措施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配置和加強其服務能力,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作用重要支撐,聚焦現有的體制機制改革作為組織保障,通過這些措施,讓老百姓能夠留在基層看病,力爭做到小病不出街、大病不出縣。

  省環保廳

  2020年廣東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氣

  下一步工作重點:將出臺系列硬措施應對重度污染天氣治理,包括進一步加大對產業政策、能源政策、工業園、面源的管控。

  省環保廳廳長魯修祿稱,珠三角是全國三大區域中率先全面達標的區域,即PM2.5濃度年均值2015年是34微克/立方米,去年是32微克/立方米。按照國家要求,廣東要在已經實現區域性污染物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繼續改善大氣環境。

  提到今年1月份出現的重度污染天氣情況,魯修祿坦言,雖然受靜穩天氣等因素影響,但根本原因還是污染量總量較大,環保部門已做梳理和分析,“我們認為廣東在大氣治理方面,要實現穩定達標和可持續改善還需面對很大挑戰。”魯修祿說,第一大挑戰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總量還偏大。其次,雖然全省和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年均值都達標,但仍然存在部分地區、部分時段不達標的情況,全省范圍內有5個城市(廣州、佛山、肇慶、清遠、揭陽)未達標。

  魯修祿透露,最近省委、省政府均作了部署,將出臺系列硬措施應對重度污染天氣治理。硬措施包括進一步加大對產業政策、能源政策、工業園、面源的管控,強調在珠三角不再新上煤炭、電力,加大淘汰煤炭鍋爐,禁止燃用石油焦等。

  最近,一些地區“環保部門與氣象部門發布的霧霾預警信息‘打架’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魯修祿對此表示,在應急預案上,廣東已經實現環保部門、氣象部門會商以后再發布的機制,而且從這兩年的情況來看,預報基本上是準確的,而且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有效的。

  魯修祿表示,到2020年,廣東要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氣,穩定達到國家空氣質量標準要求,深圳等城市的PM2.5率先實現25微克/立方米的世衛組織標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們相信一定能夠在大氣環境改善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一定能為大家保持‘廣東藍’好天氣!

  有記者問及前不久中央環保督察組來粵所帶來的環保風暴,魯修祿表示,接受督察的過程,也是一個受教育的過程。

  魯修祿透露,本次督察期間,我省共收到中央督察組交辦來電來信的信訪件4021件,已全部向中央督察組反饋辦理情況。目前各地已對5815家企業責令整改,立案處罰企業3222家,處罰金額1.1698億萬元,公安機關立案偵查70宗,行政拘留55人,刑事拘留101人,問責538人。

  是否要經濟增長就要犧牲環保?魯修祿分析,事實上,廣東近年來已基本實現脫鉤或共贏。從曲線上看,GDP各項指標處于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而污染物總量和強度都處于下降態勢,因此,廣東綠色發展已走上良性道路。

  省經信委

  已淘汰出清國有“僵尸企業”2385家

  下一步工作重點:將繼續對“僵尸企業”保持淘汰出清態勢,繼續淘汰落后以及過剩的產能,加強珠三角跟粵東西北地區產業產能共建。

  記者問及我省去年淘汰落后產能和解決過剩產能方面的情況,省經信委副主任吳東文介紹,去年我省淘汰落后產能主要有兩大類指標,第一類是處置“僵尸企業”指標。其中,共淘汰出清了國有“僵尸企業”2385家,同時國有323家企業脫困,非國有“僵尸企業”共90家,已淘汰39家!拔覀兊哪繕耸堑2018年實現完全出清!眳菛|文說。第二大類是淘汰鋼鐵、水泥、造紙產能。廣東去年的目標是壓減14家企業,307萬噸的鋼鐵產能,淘汰7家造紙企業,達到淘汰7.74萬噸的落后產能,經過一年的努力,鋼鐵完成了任務,除了7家造紙企業的出清之外,共淘汰落后的造紙產能達到9.658萬噸,遠遠超出既定目標。

  吳東文表示,“十三五”期間,廣東將繼續對“僵尸企業”保持淘汰出清態勢,繼續淘汰落后以及過剩的產能,加強珠三角跟粵東西北地區產業產能共建,以產業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共建水平,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方面,推進企業的金融經營重組,并建立長效機制,強化依法管理的水平。

  ■談創新驅動

  通過技術改造提升傳統企業科技含量

  有記者問及,近年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效如何?

  何寧卡介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我省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轉換發展動力提供了有力支撐。預計2016年全省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58%,技術自給率達71%,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7%,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和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位居全國首位,基本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水平。

  何寧卡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努力打造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以產業發展牽引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

  省財政近三年統籌了1000億元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其中2016年投入了325億元推動各項工作落實。有記者問,2017年對于推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重點培育科技型企業等措施投入力度將如何?

  曾志權回應,2017年創新驅動方面,目前預算是260多個億,下一步準備通過新增政府性債券等措施,支持力度將超過2016年的支持數。

  具體如何支持?曾志權表示,圍繞著我省經濟轉型升級這個目標,首先是突出支持創新驅動方面的關鍵環節支持企業創新,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高水平大學以及理工科院校的建設。“原創創新方面仍是短板,所以我們在如何發揮大學、提高原創創新方面的作用將加大投入。同時,考慮到廣東是制造業大省,在理工科方面,對制造業技術的支撐和支持作用會很大,理工科院校支持投入也會加大。”同時,還要重點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應用型科技研發以及基礎研究。

  二是要著力支持產業轉型升級。曾志權表示,“這一塊安排100多個億推動產業轉移,投入75億元來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對一些傳統的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提升其科技含量,發揮其更好的作用,支持淘汰落后產能。”主要是在這些方面投入,再輔之一些財稅政策,助推全省的科技創新。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東莞20家紙企參與分配廣東省2016年度碳排放配額  ·廣東省中山市一紙品廠違法排污被立案查處
  ·看廣東省如何下好造紙業“十三五”這盤棋  ·廣東省發布“十三五”規劃 造紙行業將加速洗牌!
  ·淘汰落后產能或不是漲價原因 廣東省2016年實際淘汰..  ·廣東省鳳凰山市場監管所查扣大批涉嫌假冒“清風”..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