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保監局聯合山西省扶貧辦印發《關于山西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访鞔_,保險業要精準對接貧困地區農業發展、健康保障、民生改善、產業脫貧和教育脫貧五個領域,到2020年,構筑以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為核心,民生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全險種保險扶貧保障網,切實解決農戶“因災致貧返貧、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五個精準對接
精準對接農業保險,到2020年,貧困地區中央財政支持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森林保險實現全覆蓋。開展蘋果、梨、紅棗、核桃、小雜糧、中藥材等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推廣牛奶、黃瓜、西紅柿等有關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以及天氣指數保險試點。為貧困地區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量身定制覆蓋農業產業鏈的組合型農業保險產品。引入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社會幫扶資金等支持特色農產品保險;鼓勵保險公司減免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個人自繳保費。
精準對接健康保險,推動出臺優惠扶持政策,降低貧困地區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提高貧困人口分段醫療費用補償比例,探索擴大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范圍。推進大病保險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開發推廣貧困戶大病補充醫療產品、貧困戶住院護理保險產品,并適當降低保險費率。
精準對接民生保險,要配合易地扶貧搬遷戰略,推動發展面向貧困地區的政策性農房保險統保。在貧困地區推廣全民意外險項目,開發針對貧困地區留守特殊人群的保險產品,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開辟省內異地理賠綠色通道。要推廣保障適度、保費低廉的小額人身保險,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意外傷害、疾病和醫療等全方位風險保障。
精準對接產業脫貧,在貧困地區探索開展農業保險保單質押、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農房財產權抵押貸款保證保險,為貧困地區小微企業、貧困人口解決無資產、無抵押擔保難題。要積極發展扶貧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為貧困農戶融資提供增信支持,推動資金流向貧困地區和“三農”領域。
精準對接教育脫貧服務需求,開展針對貧困家庭大學生的助學貸款保證保險,解決貧困學生因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問題。面向貧困家庭子女開展保險職業教育、銷售技能培訓和定向招聘,優先吸納貧困人口作為農業保險協保員。
創建精準扶貧示范縣
《意見》提出,要積極創建山西保險業精準扶貧示范縣,選擇省內脫貧任務重、產業一體化程度高、保險需求旺盛的貧困縣,將保險納入其扶貧規劃及政策體系,作為保險助推脫貧攻堅的先行區,特別是在示范縣引入扶貧資金開展農房保險、全民意外傷害保險統保項目,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地方特色農業保險、扶貧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扶貧小額人身保險給予保費補貼,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同時,立足示范縣資源優勢開發保險產品,協助貧困人口獲得信貸支持。推動建立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為各類扶貧經濟組織提供貸款保證保險的風險補償。
《意見》明確,到2020年,基本建立與山西省脫貧攻堅戰相適應的保險服務體制機制,形成商業性、政策性、合作性等各類機構協調配合、共同參與的保險服務格局。構筑以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為核心,民生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全險種保險扶貧保障網,努力實現貧困地區保險服務到村到戶到人,對貧困人口“愿保盡!,貧困地區保險深度、保險密度達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貧困人口生產生活得到現代保險全方位保障,切實解決農戶“因災致貧返貧、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意見》強調,保險業和各級扶貧辦要明確分工,細化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要建立聯動機制,研究解決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在政策制定、資金安排、工作協調、數據共享等方面形成合力。要加強統計監測,嚴格考評督查,實行差異監管。要加強宣傳引導,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營造有利于脫貧攻堅保險服務工作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山西保監局將聯合山西省扶貧辦積極推動《意見》的貫徹落實,指導保險機構實施精準特惠舉措,充分發揮保險功能作用,助力山西省“十三五”扶貧開發工作目標如期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