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領域,中國不僅是制造大國,也是應用大國。在風電、光熱、光伏、水電等很多方面,中國的投入和應用都占到世界第一。”在日前于廈門舉行的“第四屆海西國際新能源產業博覽會暨高峰論壇”上,首批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廈門大學能源學院院長李寧如是說。
我國已是世界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國際談判帶來的減排壓力日益增加,并將逐步通過碳稅等形式影響到中國產品的出口。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當下,如何實現節能減排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而發展新能源產業成為重要突破口。
“我國經濟發展已從單純依靠速度的外延式增長轉入依靠創新驅動、結構升級、節能環保等為特點的中高速平穩增長階段。新能源產業大有可為!敝袊鴥S聯特聘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高益槐表示。
內外壓力與潛力
“中國用了30多年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一百多年的工業化過程,因此出現今天這種高污染高能耗狀態,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必然的!弊鳛橹袊鴥S聯特聘專家委員會專家,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研究部主任謝高地表示。
但他也認為,我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短期內難有根本性改變。因此,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途徑。
據了解,目前每千美元GDP能耗,我國為1.21噸標準煤,是美國的3.8倍。“造成這種局面,有技術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產業結構不同造成的。”謝高地表示。
第二產業能耗是第三產業的6.1倍。而目前,中國三次產業的產值構成為13/47 /40,而美國為1/24/75。第二產業比重過大,導致我國能耗居高不下。
同時,生活消費能源量已占到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4%。粗放消費、高消費、過度消費現象普遍存在,這其中也蘊涵著很大的節能減排潛力。
而根據《全民節能減排手冊》,通過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我國每年可節能約7700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約2億噸。通過增加森林碳匯,也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相當于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
艱難中推進
“盡管我國新能源發展速度很快,規模也比其他國家大,但在我國能源中的占比還是太低!崩顚幈硎尽
比如,風電只占百分之二點幾,光伏還不到1%!霸谝淮文茉唇Y構中煤炭占到2/3、幾乎80%電力來自火電的情況下,在節能減排上我們依然任重道遠!崩顚幷f。
其中,企業節能減排積極性不高成為很多專家關注的重點。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主任、曾主編過《節能減排與可再生能源知識手冊》的喜文華認為,向企業普及節能減排方面的科學知識很重要。“不能只是在政策上進行限制,甚至一關了之。為什么不教給企業如何節能減排?”
同時,在新能源和低碳城市發展方面,李寧表示,在歐美國家和地區,更多的不是新建城市的發展,而是舊有城市的改造。但在中國,這兩件事同時都得開展。
遺憾的是,很多地方開展的速度過快,而且相當缺乏規劃,導致很多新能源、節能技術很難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被政府部門和開發商規;瘧。
注重聯合與協同
為此,一些相關聯盟正在興起。
李寧同時任新能源產業聯盟會長。據他介紹,聯盟旨在整合新能源產業市場、資本、技術與人才資源,實現系統發展,提升競爭力,打造產業集群,帶來協同效應,產生1+1>2的效果。
“這種聯盟在很多新技術、新產品開發階段是非常有效也是必要的。”李寧表示。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能量回收裝備分會則是由陜鼓集團牽頭成立的。分會秘書長、陜鼓集團原黨委副書記王曉玲介紹說:“在節能減排和工業余能利用方面,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單靠一兩家企事業單位的力量肯定達不到市場的需求。為此,我們聯合了制造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服務企業等成立能量回收裝備分會!
“包括大家關注的‘道路拉鏈’問題,都需要有一個系統的安排。比如,做工業園服務一體化設計包括水電氣暖和能源供應,都應利用最高端的節能減排技術。”王曉玲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