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污染入刑”不只是放狠話
 
http://www.hnckzkzs.com  2015-04-08 蘇州日報

  大運河申遺成功后,全國首例水污染案入刑,兩男子向大運河排廢酸被批捕,吳中區檢方將啟動公益訴訟民事追責程序。自去年以來,因為非法排污污染環境而被追究刑責的新聞,已不是第一次聽說。一方面說明“污染入刑”不再是放狠話,另一方面說明環境保護的形勢不容樂觀。

  多年來,環境執法偏軟偏弱的現象,一直被人們詬病。盡管每年因排污問題受到處罰的企業數以千計,但往往停留在行政處罰方面,“對事不對人”,繳納了罰款也就了事了。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3月,全省在1997刑法頒布后的15余年內,僅有17人被司法機關以構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問責,年均僅為1人。很顯然,這與事實狀況是不相吻合的。

  201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了“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將“嚴重污染環境”的情形修訂至14項,如增加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致使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取水中斷12小時以上等,定罪標準得以量化。同時部分情形的定罪情節也大幅調低,充分顯示出國家在法律層面上,對于污染環境行為打擊力度的加大。

  法律嚴了,執行嚴還需要基層付諸行動。在此方面,蘇州各地正在探索的環境執法聯動機制,應當可以成為環境執法偏軟偏弱的突破口。日前,太倉市檢察院駐環保局檢察工作室成立。檢方與環保建立重大案件協商、日常案件通報、聯席會議等制度,在案件調查、證據收集、犯罪線索移送、法律適用等方面相互協調,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此外,公安、法院等部門也有了主動對接環保的行動。這倒過來要求環保部門,必須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共同打造法治環保的好環境。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新環保法遭遇實施難題  ·水十條或在月內發布 治水盛宴即將開啟
  ·環保部副部長:《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發布  ·杭州國資委推進國有企業節能減排工作
  ·山東省副省長點贊亞太森博:你們的環保做得很好!  ·富陽怎樣以環保倒逼轉型?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