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印刷行業轉型調整的深度和廣度繼續擴大,服務于新聞出版行業的書刊印刷企業在成本上漲、數字媒體大發展等多重因素沖擊下形勢更加嚴峻。如何在上述困局中堅守并突圍,仍舊是2015年印刷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大浪淘沙后,唯有順應行業發展大勢、注重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腳踏實地、持續不斷地思考與探索,謹慎選擇轉型方向,避免盲目投入和惡性競爭,印刷企業方能走到最后。
剛剛過去的2014年,印刷企業處于艱難的調整中。有的認準前進方向,開始加速起航,比如天津長榮健豪云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瞄準基于互聯網與電腦組版軟件技術承擔起管理與運營的合版印刷;有的已經轟然倒下,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代表陸續傳出了一些壞消息,甚至包括一些被普遍看好的包裝印刷企業。但是對絕大多數印刷企業而言,他們的市場定位、商業模式選擇、員工觀念的轉變尚在進行中。
在嶄新的2015年,印刷企業的發展基調應該是轉型升級繼續進行,并將會在企業間的整合與進一步落實綠色印刷的工作要求上發力。同時,印刷市場的這一狀況對印刷類院校學生的培養及就業也將帶來一定影響。
【轉型】
從中國銀聯招標座談會看趨勢從加工向服務轉變
【核心看點】在2015年,印刷企業的管理者必須繼續在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印刷企業生存于市場的關鍵在于能幫助客戶成長,如能讓客戶感到離不開你的幫助,那就成功了,唯如此,企業才能伴隨著客戶的成長而成長。
在新年來臨之前,遍布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中國銀聯為改進銀聯標志的印制質量召開座談會,征詢改進意見。3家多年來為他們承印產品的規模印刷企業應邀與會。會上,銀聯分管印制的負責人提出,現在的標貼存在著紅色在強光照射下易褪色、與不干膠印品在粘貼后容易起翹的問題,希望供應商能夠就改進該產品質量、維護中國銀聯的市場形象提出建設性意見。結果,除了一家單位拿出了使用納米油墨印刷的標貼給客戶參考外,其他廠商均默默無語,拿不出任何方案。為此,該負責人只能要求這家唯一拿出方案的企業在一周后提交書面報告。
從如上現象看本質,長期以來,印刷一直把自己定位為加工型生產企業,客戶要什么,企業就按照客戶的要求做什么,競爭大都表現在價格、質量、周期上。印刷企業的轉型升級關鍵在于定位要從已習慣了的加工生產型轉為現代服務型,不再像以往“以產品為中心”,而應該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持續地幫助客戶改進工作,將幫助客戶成功作為服務的本質,印刷只不過是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手段。如果企業完成了轉型升級,意識到新時代企業角色發生的變化,那他們應該主動關心客戶的產品,有分析、有建議,不僅是在客戶發問時幫助客戶解決產品存在的不足,而應該是在客戶尚未意識到問題時,主動向客戶提出改進建議,讓客戶意識到印刷企業的存在對維護自身品牌的重要作用。
案例所反映的僅僅是與會的3家企業,如若有哪家企業在事前做足了功課,對該產品的現存問題做了認真分析并準備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就一定可以博得客戶的贊譽,就一定能夠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
可以肯定地說,時至今日,在印刷行業內存在上述問題的印刷企業不在少數,他們能體會到市場開拓的艱辛,但是他們還沒有完全明白如何才是符合市場的工作要求,即便是經營者已經有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但還沒有真正成為每位員工的思想方法,化為他們的實際行動。這將成為2015年印刷企業在競爭中能否取勝的分水嶺。
【整合】
從數字印刷企業逆勢收購看趨勢整合之風呈席卷之勢
【核心看點】在市場近幾年未見好轉、供需關系未能達到新一輪平衡,勞動力成本呈上升走勢的背景下,2015年印刷企業間的整合將會有更大的動作出現。
歲末,有地方印刷協會組織工作人員下基層調研。企業老總對市場的判斷、對數字印刷前景的分析、對人才的要求五花八門,但有一家已在4個省(區、市)設立了十來家數字印刷門店的企業老總表示,盡管2014年經濟形勢難言理想,但自己還是認真地在準備逆勢收購,2015年的目標是再增加2家。該老總認為,形勢嚴峻對企業來說既是壓力也是機遇,關鍵在于企業拓展外部市場與加強內部管理的能力。
從如上現象看本質,經過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傳統行業在國內幾乎都已出現了供過于求的局面,印刷同樣如此,即便是順應數字技術發展起來的數字印刷也是如此,門店收縮、轉讓、低價競爭在這一領域同樣屢見不鮮。雖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開張與關閉都是一種市場行為,由無形的手按照市場需求做調節,但企業倒閉、歇業的情況增多,反映出的是排浪式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產能過剩、宏觀經濟狀況的不振、消費需求的不充分,當然也不排除由于管理不善出現的資金鏈斷裂等情況。于是,市場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具有先進理念的企業去吞并理念落后的企業的現象,通過市場重組形成新的格局。
從經濟學的角度,整合、重組既是正常之舉,也是社會發展的必需之舉。經營者能夠把危機看成是一種機遇,敢于逆勢收購,只要是建筑在理性分析之上,只要是有一定的業務作保障即應該予以充分肯定。
早在2006年,美國印刷行業協會提出的市場三大發展趨勢中“整合將會加劇”即是其中的一條。事實上,國內印刷業的整合也早已出現,這中間既有投資人根據市場需求主動收縮企業數量、企業規模、削減產能的,也有因經營不善、難以維持不得不關門被動收縮的。2015年,整合之風在印刷業內將繼續席卷。
【綠色】
從北京擬征收VOC排放費看趨勢綠色印刷要求逐級攀升
【核心看點】2015年,必將是印刷企業進一步強調加大三廢治理的一年,生產過程中排廢情況相對嚴重的凹印、絲印面臨的壓力更大,已被視為整治重點的包裝印刷業今后要通過環評估計要求也會提高。
2014年7月24日,北京市頒布了《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名錄》(2014年版),在禁止新建和擴建的明細清單“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名下,“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中使用溶劑型油墨或溶劑型涂料的印刷生產環節”榜上有名。歲末,又有人在相關會議上稱:石油煉制、表面涂裝和包裝印刷3個行業將從2015年起在全國正式施行VOC排污收費。對印刷業究竟應該對環境污染承擔多大的責任,是否應該在治理中列于如此顯赫的位置,姑且不論,而且此消息也未經政府有關部門證實,但傳達出的印刷業應該更多的承擔起環境保護的責任卻是清楚無疑。
事實上,在北京市2013年的環保檢查中,屬于水泥、鑄鍛、印刷3個行業被責令整改的252家生產企業中,印刷企業居然多達183家,占比72.62%,令人驚詫。再有報道稱:截至2013年10月末,北京市已關停退出的375家污染企業中包含17家包裝印刷企業。
從如上現象看本質,重視環境保護是人類對前期無度發展的一種反思,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在一段時間里,因為把印刷看做是勞動密集型工業、都市型工業、綠色工業,鼓勵發展,有需求與無需求的都在搞印刷工業園區,導致整個市場供需失衡,F在意識到印刷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廢水、廢氣與噪音,對周邊環境與操作工人存在著一定的負面影響,強調要加以治理,這是認識上的進步。治理必然需要成本,在印刷行業早已進入微利時代以后,治理給企業帶來的壓力自然就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將鞭策企業間的整合加劇,讓環保工作做得好的企業生存于社會,讓無力承擔這部分社會責任的企業淘汰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