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快遞過度包裝成浪費新源頭
 
http://www.hnckzkzs.com  2014-12-15 南昌日報

  “雙11”的狂歡剛剛過去,“雙12”又接棒而來。網購時代,等快遞、取快遞、拆快遞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拆完快遞剩下的各種大小的紙箱、塑料袋、膠帶紙等,卻成為浪費的新“源頭”。國家郵政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全國快遞業務總量為3.46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73%。業內初步計算,2014年快遞的包裝膠帶繞地球近300圈。今日,針對快遞過度包裝,記者在南昌也展開了調查。

  買家:

  過度包裝 浪費嚴重

  “買了一千來塊錢的東西,包裝盒、包裝袋堆滿了陽臺!秉S盼表示,每件商品幾乎都伴隨著多層紙盒、紙袋、塑料紙。“紙盒我還能當廢品賣了,但是泡沫袋、包裝膠布這些都不能重復利用,只能當垃圾處理掉,實在是太浪費了!秉S盼說。

  在南昌某事業單位工作的秦女士,也是網購達人。采訪當日,她正好收到了上周下單的化妝小工具。記者看到,一個鞋盒大小的包裝盒里塞滿了大大小小的塑料團和泡沫塑料,打開中間的報紙團里面還有一層塑料袋,被數層厚厚的膠帶牢牢地纏住。在經歷了一番拉扯,最后在剪刀的幫助下,貨品才“重見天日”。秦女士表示,這些化妝小工具本身就是不易損壞的貨品,實在沒有必要如此小心。不過,秦女士表示在給賣家評價過程中,還是會給包裝打“五顆星”!百u家也是負責!鼻嘏空J為,盡管能理解賣家的行為,但是這個拆包裹的過程卻讓她很頭疼。

  賣家:

  害怕差評 很是無奈

  網上購物,對于貨品的認可度表現在于客戶收貨后的評分。而這個評分對于賣家的生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賣家雖然明知過度包裝必然導致成本上升,但為了防止因為在運輸過程中損壞商品導致客人給差評,只好在包裝上下工夫。

  市民熊芳在淘寶網上經營一家化妝品店鋪。在她看來,多一層包裝就相當于多了一層保障。不過,說起過度包裝,畢業于環境工程專業的熊芳表示很無奈!叭粘I钪形沂呛苤匾暛h保的,但是給客戶發送貨物,不敢太‘環保’。”熊芳告訴記者,由于自己銷售的化妝品多是易碎品,所以她至少會包裝三層以上,第一層是產品本身的包裝,之后用泡沫紙把商品包一層,再用塑料袋裝起來,放在白色的塑料泡沫里。放進紙箱后,為了防止物品破碎,還要在縫隙處加一些泡沫或者紙團,最后再用膠帶把紙箱包嚴實。

  快遞公司:

  服務“上帝” 寧可浪費

  對于過度包裝,快遞公司是什么態度呢?

  “破損了我們是要賠償的,那肯定是寧愿多包一點、浪費一點也不能把產品搞壞。”對于快遞要如何包裝,一位來自圓通的快遞員如是說。

  記者了解到,這樣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數快遞公司的態度。為了避免快遞件在運送過程中損壞,而給自己帶來糾紛,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都選擇了層層包裝和過度包裝,至于這些包裝袋、紙盒、膠帶造成的浪費和污染,卻沒有給予與之相對應的關注。

  某快遞公司快遞員小張表示,他跳槽過不少快遞公司,雖然公司會規定包裝流程,但是上門取件時,不少消費者都會自己先包裝好,然后要求快遞員“再包裝”一次,以此來確定物品完好!拔覀儠攬鲵炟浽侔b,但是對方堅持再包一層,我們也會照做。”

  據了解,和許多大中城市一樣,南昌重復使用快遞包裝的人群比例很少。而這些隨手一扔的快遞包裝也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浪費。

  現狀:

  快遞封裝無具體標準

  據了解,2011年國家郵政局發布了《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其中規定,快件包裝時,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快遞封裝用品。但是,具體怎么包裝、什么是適當使用,卻沒有明確規定。

  “不會去回收包裝材料!眮碜皂嵾_的快遞員李先生表示,在他了解到的快遞公司里,目前還沒有會回收包裝材料的。“除非是到店取件將包裝材料留在店里,我們會重新利用。”李先生告訴記者,上門送件時,幾乎拿不回任何袋子或者箱子,都被扔掉了。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印包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即將制定  ·印包企業如何實現能源的回收處理
  ·秦祥和:包裝紙市場全球趨勢  ·紙包裝制造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四個方面看瓦楞包裝的棱棱面面  ·我國包裝盒需求量將持續上漲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