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陽區林業局局長或涉嫌瀆職 引發群訪事件
土地整理開發項目,引爆了村民的矛盾。隨著矛盾不斷發酵,一系列林改內幕被揭開,事件回放到2008年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一場自上而下的惠民政策,不曾想成為矛盾爆發的根本原因。林權登記簽名造假,林地劃分權屬爭議不斷,昌漢敖包村的村民陷入了一個圈套。村支書邊阜強被指借林改之機謀取私利,并得到鄉政府的默許。補浪河鄉政府參與造假榆陽區林業局監管缺位,官員之間相互推諉,抗議之聲彌漫了整個村莊,卻被稱為是一個“普遍”問題……
昌漢敖包村,分9個村民小組,現有居民400多戶。在這里,村主任如同虛設,村書記邊阜強一人獨大。村民沒有知情權,如果不是1.5萬畝土地整理開發項目的動工及賠償引發爭議,村民至今都蒙在鼓里。因土地權屬爭議問題,矛盾爆發于2012年, 多次上訪無果,1組2組6組9組村民阻止土地暫停開發施工,四十多輛車、200多村民,反被8組村民圍堵在施工現場禁止出入長達13天之久(2013.4.21號—2013.5.4號)在此期間兩次焚燒被困群眾的帳篷,2013.5.7邊阜強伙同鄉黨委副書記喬少波和派出所誘騙扣留4個人,強迫百姓都要簽字畫押不再上訪,否則不放人還要抓人。
“林草地歸集體所有,為何補償款只給了八組村民?”村民事后才得知,近14萬畝林草地早在2008年便已經劃分,也早已通過林權登記進行確權,蹊蹺的是,在此之前,林權登記證一直由鄉政府保存,村民從未見過。
而對于六年前的林權劃分,原2組生產隊隊長邢子明、原9組生產隊隊長吳世珍,依稀記得“有那么回事兒”。邢子明告訴記者,“村書記曾經召集全村9個小組的生產隊長開會,說是要丈量林地……”而對于林地如何劃分的問題,兩位生產隊長都表示,村書記并沒有傳達到位。在村民眼中,林地就這樣稀里糊涂得被劃分了。統計數據顯示,5組村民人均畝數達340.6畝,與反映強烈的2組9組人均畝數31.9相比,多達10倍。
除了人均畝數相差懸殊,村民還反映林改的受害者掉進了一個事先設計好的圈套。按照“誰造林、誰管護、權屬歸誰所有”確定林地權屬的原則,2組9組,種植40年的2500畝公益林,卻在2008年林改確權之時,劃到了1組6組名下。出現了林是二九組造,林權屬于1組6組的尷尬局面,導致雙方矛盾不斷,而雙方恰好是2008林改的“受害者”,邊阜強和鄉政府以有爭議為名,公益林補償款扣住,到現在仍未發,而十幾萬畝的林草爭議地、公益林補償款早已發放也不誤開發,到現在才知道遠不止1.5萬畝而是2.7萬畝。
《國家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林權登記發證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稱《通知》)對林權登記發證工作的申請人及申請材料要求非常嚴格,在村民不知情、生產隊長未簽字的情況下,林權證是如何發放的?昌漢敖包村主任李子榮,透露了其中的內情。李子榮告訴鯤鵬社記者,“當時村書記和鄉政府要求簽字,把我跟會計劉國兵叫過去,讓我們代簽……
村民知道真相之后,從2012年至今,一直不間斷反映這種不公平的暗箱操作!拔覀兘M除了宅基地,公益林地也被送人,沒有分給我們其他林草地,子孫后代怎么辦?”邊長寬向記者道出了他們的不滿和擔憂。而鄉政府的態度與處理意見,引發了新一輪的信任危機。
鄉政府“遵循歷史傳統”惹質疑
2012年8月25日,榆陽區補浪河鄉人民政府做出了“重點信訪問題處理意見的報告”,并抄送榆陽區政府辦公室、區林業局等單位。此后,昌漢敖包村村民反映的林權登記造假問題,便以此“處理意見”作為解決問題是依據。而這一“報告”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暴露出“調查再造假”的質疑。
據了解,2012年8月24日,區委常委、區人武部政委楊偉才、區信訪局局長高萬祥、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高懷明和鄉黨委書記陳虎平、鄉長賀志軍副書記喬少波等區鄉領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信訪群眾所反映的焦點問題。
“昌漢敖包村各小組之間的界限在上世紀60年代進行過劃分,傳統界限自然形成,在群眾中得到認可,約定俗成,并且一直是近50年來組與組之間處理各種糾紛問題的依據,沿用至今。且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時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權屬確認,林改結果受到了法律的保護。所以鄉黨委、政府建議應當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依據,尊重傳統界限,保持歷史原貌!边@是針對群眾反映問題,鄉政府給出的最終結果。
“為何沒有觸及到林權登記造假的核心問題?”村民提出疑問,“這份處理意見,一直為林改時任鄉政府領導、村書記邊阜強如此劃分林權尋找理由,而這個理由我們并不認可!边呴L寬說,既然是劃分又怎么是自然形成?而實際情況 是從解放到80年代的提法是土地屬國家所有,誰敢大規模劃分土地?那是要掉腦袋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實,況且60年代的領導人王世錄現在還健在,他說“從未劃分過”。80年代全村的大草原和現在依然全村統一合算(包括拉電、修路、各種攤派等等)歷史為何不尊循?明知是假林權證,還要拼命的維護其所謂的合法權益是為何故?
王世福,現年78歲,從1958年,當了23年的生產隊隊長,他屬于三隊人,也是在08年林改中的既得利益者。王世福告訴記者,“我作為三隊人,今天要說句公道話,這樣劃分對一隊二隊(現在的1組6組、2組9組)太不公平!大隊只分了村莊地和林地,其他荒地從沒分過,村主任太無能,書記就把地都劃到他們那邊去了……”鄉政府副書記喬少波曾經針對此事進行調查,王世福當時也是這樣回答的。經記者走訪,白振旺、王世祿等多名老干部均表示從未劃分過荒地。
老干部們的回答,沒有一個字在鄉政府的“處理意見”中體現出來,不知是刻意“隱瞞”還是另有隱情。2014年7月7日,補浪河鄉副鄉長杭建忠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這份調查有做得不太細致的地方……”,對于林權登記簽名造假的指控,受訪人稱,“村書記提供的會議記錄,證明林改時都通知到位,并且經村民同意”。而針對2500畝的爭議問題,人大主席吳賓雁告訴記者,“公益林款30%歸1組6組,70%歸2組9組!倍@樣的處理結果,并沒有得到群眾的認可。對鄉政府處理問題的極度不信任,村民代表于2013年至陜西省信訪局反映問題,被告知到榆陽區人民政府。至今,村民從未聽到過“好消息”,蹊蹺的是,作為林權登記主管部門的榆林市榆陽區林業局,在整個事件中噤聲了。
榆陽區林業局監管缺位 局長朱喜堂被指瀆職?
作為林業主管部門,村民至今沒有聽到榆陽區林業局對此事的意見和看法,整個事件中,林業局充當了“聽匯報”的角色。
《通知》的下達,針對有些地方出現違法登記亂發林權證的現象,對林業局的林權登記發證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帜竞土值貦鄬俚怯浌芾磙k法》第十條登記機關對已經受理的登記申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在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地進行公告,公告期為30天。
昌漢敖包村的林權登記,虛假的申請人、不完善的申請材料,榆陽區林業局是如何審核把關的?為何沒有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公告?《通知》中明確了林業局的執法權,應該對已辦理的林權登記和已發放的林權證進行復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違反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登記并發放林權證的,要依法予以撤銷。在整個林權爭議事件中,林業局從來沒有擔任“主角”!锻ㄖ访鞔_規定,林權登記機關應當公開登記檔案,接受公眾查詢和監督。而榆陽區林業局對昌漢敖包村的登記檔案,顯得格外謹慎。
2014年7月9日,記者到榆林市、榆陽區林業局了解情況。區局接到市局領導的指示,由綠化辦副主任郭玉升(協助分管副局長負責)接受記者采訪,郭主任對此事不是很清楚,并表示兩年之內沒有接到過群眾舉報便不再受理,F實情況是,村民直到2012年才得知內情,并且至今一直不斷反映,而林業局的回復不免讓群眾感到寒心。郭玉升告訴記者,“因分管副局長請假,將匯報給區林業局局長朱喜堂!
截至發稿前,榆林市榆陽區林業局局長朱喜堂始終保持沉默,對群眾和記者的質疑,沒有給予任何回應!
林權證申請材料造假事件,榆陽區林業局監管缺位,在群眾反映數年的情況下, 仍然熟視無睹,并且包庇違法違規行為,其分管副局長張換牛、局長朱喜堂被指不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