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公布了2014年十五大行業首批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其中,水泥行業以381家企業居首,造紙和鐵合金分列二三位。工信部已作出要求,列入公告名單內企業的生產線(設備)在2014年年底前徹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區轉移。
公告顯示,這十五個行業分別是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電石、電解鋁、銅(含再生銅)冶煉、鉛(含再生鉛)冶煉、水泥(熟料及磨機)、平板玻璃、造紙、制革、印染、化纖、鉛蓄電池(極板及組裝)等。
而在列入淘汰的30家煉鋼企業中,德龍鋼鐵、馬鋼等再次上榜,其中,承德鋼鐵集團需要淘汰的產能最多,達到240萬噸,主要涉及4座40噸的轉爐,馬鋼和南京鋼鐵分別要淘汰204萬噸和180萬噸,排在二三位。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下達2014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將2014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企業,力爭在2014年9月底前關停相關企業的生產線。
實際上,這不是工信部第一次公布淘汰落后產能名單,多年來,國家層面發出的有關鋼鐵業落后淘汰的文件更是有十幾個,但在執行中往往“雷聲大雨點小”,鋼鐵業產能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積越多。
對于今年剛出爐的首批名單,外界同樣保持懷疑。“名單中的多數產能都是已經淘汰或已經關停了的,總體覺得這次淘汰對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 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說。
值得關注的是,在工信部列出的煉鐵淘汰名單里,有很多是400立方米左右的高爐,甚至還有100立方米左右的高爐,但按照工信部要求,國內4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在之前就已被要求全部淘汰完。
“根據工信部2010年出的產品指導目錄,400立方米以下高爐要求在2011年就要全部淘汰,到現在還列出這么多400方米以下的高爐出來,只能說明前期政策執行真的不力!鼻褴S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