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素有“造紙之鄉”的美稱。富陽的竹紙制造技藝可追溯到南宋,泗洲造紙遺址更是中國現已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工藝流程最全的古代造紙遺址。
改革開放以來,富陽的造紙業,逐步走向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目前擁有8大類100余個品種,產品行銷國內國際市場,成為富陽經濟的第一大產業。富陽65萬人,六分之一從事造紙業。
造紙,養活了富陽一方人。但另一方面,富陽70%的工業廢水也來自造紙,“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有限空間,承載不了這些高污染、高能耗,造紙企業的生存空間步步縮小。
逐水而居,方解水之韻;因水而興,更知水之貴。
2005年起,富陽共實施了6輪造紙行業整治提升工作。造紙企業從460余家減少到177家;削減廢水排放1.9億噸。
富陽的造紙所需用水,從原來的1000噸水生產出1噸紙,到現在60噸水生產1噸紙。生產1噸紙的污水排放量,也從30噸減少到0.5噸。富春江的水質,一直保持在二類水以上。
富陽紙業,是歷史,是鄉愁,是民生,也是希望。到2015年底,富陽將確保只留100家造紙企業、力爭80家,實現造紙行業的華麗轉身。
創新“三廢”處置控制源頭強監管
污水、污泥、廢塑料是造紙產業最大的污染物,俗稱造紙“三廢”,也是困擾富陽造紙多年的難題。為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富陽成立“三廢”監管集中管理辦公室,從“產生—運輸—處置”全過程監管,從源頭控制,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目標。
刷卡排污:污水濃度和總量雙管控
半數以上企業已完成刷卡排污系統安裝
為了實現對污水排放量與質的雙控制,推行“刷卡排污”勢在必行。這項工作實現了企業污水管理從濃度控制向濃度、總量雙控制的管理制度轉變,促使企業對污水進行達標排放。
如果企業的排污IC卡排污超過月許可額,控制系統將關閉閥門,需要排污的需向其他企業購買排污許可額度;同時,污水處理按COD濃度計價,確保排污收費的科學與公平。試運行4個月來,僅靈橋鎮的造紙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濃度就降低了一半。
目前,富陽全市92家企業已完成刷卡排污系統安裝,安裝率占全部造紙企業的一半以上。刷卡排污企業污水處理積極性大幅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回用率大幅提升,污水處理廠日均進水量明顯下降,進水水質明顯改善。
污泥處置:“吃”泥“吐”電
GPS終端將實現全過程監管
在富陽浙江板橋清園環保集團,有一套專門“吃泥”的設備,這就是投資2.55億元的富陽市污泥焚燒資源綜合利用一期工程。據板橋集團董事長喻正其介紹,這套設備平均每天要“吃掉”1500噸臭哄哄的污泥,“吐出”60萬度電能和超過2000噸蒸汽,每年依靠污泥循環的發電量在2億多度。
隨著造紙產業的發展和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造紙廢水經治理設施處理后產生的污泥,成為了新的污染源。目前,全市有環保熱電、清源熱電等大型污泥處置項目7個,設計處置能力7900噸/日。下一步將完成造紙污泥監控中心及污泥產生、運輸、處置單位視頻監控建設及運輸車輛的GPS終端系統安裝,實現“全過程”監管。
整治廢塑料:點對點處置加全程監管
6月底前全面淘汰未經環評審批的加工單位和場所
眼下,富陽市正在進行造紙廢塑料整治“百日行動”,環保部門會同鄉鎮街道對現存的廢塑料加工點、污水排放等情況進行大排查。
按照“點對點處置、市場化運行、全過程監管”模式,到6月底前,富陽將依法取締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非法廢塑料加工點,全面淘汰關停未經環評審批或注冊登記的廢塑料造粒、清洗、人工分選等加工單位或場所,重點規范造紙廢塑料的產生、運輸、處置等環節。
另外,富陽市已建成造紙廢塑料集中處置中心11家,在建兩家,13家造紙廢塑料處置中心設計總生產能力5600噸/日。
多管齊下促轉型關停并轉見成效
通過淘汰關停、強強聯合、整治提升等方式,讓富陽保留下來的造紙企業具備相應的規模和高品質產品,既治理好污染物,又能提高整體競爭力,打造全省造紙行業整治提升示范區。目前富陽企業出現了多種類型的轉型升級模式。
原地轉型:改行低污染、低能耗企業
富陽新民紙業原來造紙年產值近8000萬元,如今,廠房里的造紙機器早不見蹤影,新安裝的高爾夫球生產機已在4月份投入使用,每天產量達6萬個,全部銷往國外,預計年產值可達3億元。
“早關停、多得益,更重要的是早轉型、早主動!逼髽I負責人俞新民說,提前拆除生產線后,原有的28畝舊廠區進行了廠房改造、局部拆建,既節約了基建資金,又縮短了高爾夫球項目的建設周期,贏得發展先機。
為保證關停淘汰的快速推進,富陽市加大了關停淘汰企業的補助力度。本輪關停在前五輪按機型給予淘汰關停補助的基礎上,再追加按審批產能每萬噸給予100萬元的補助。同時,還出臺了提前關停獎勵政策。同時,積極推動企業向低污染低能耗高科技的行業轉型,建造環保隔離帶,并通過舊廠房改造等方式,盤活存量土地。
整治提升:先進技術減排節流
不久前,杭州特種紙業有限公司投入了420萬元,對企業逐一整改。其中,針對污水處理,專門引進了一直運用在海水淡化上的超膜處理先進技術。企業董事長王瑞忠說:“造紙企業整治提升,不僅可以減少污染排放,還是一項有力的節流舉措!
通過整治,效果極為明顯:COD(化學需氧量)濃度由整治前的90毫克/升下降為不到23毫克/升,年削減量為37.3噸;年清水取用量由54.5萬噸減少到24.5萬噸,減少30萬噸。
目前,富陽把產能置換準入作為技改(新建)項目報批的強制性前置條件之一,對產能置換未到位的企業一律不予審批,加大對大項目的政策獎勵力度。
強強聯合:打造規模化企業最大化治污
在第六輪整治提升中,富春江集團和正大控股集團劃出了豪邁一筆——合作建設150萬噸造紙項目,將共同打造富陽造紙行業的第一艘“航母”,堪稱富陽造紙業強強聯合的典范。雙方負責人表示,新一輪的產業變革已蓄勢待發,蘊藏了巨大的機遇。
據了解,兩家集團公司擬建3條造紙生產線及配套設施,設計產能150萬噸。預計2015年5月底前一期40萬噸造紙項目投產,2017年全部建成。預計可新增產值60億元,利稅5億元。
此外,企業間的兼并重組,讓企業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和最高效益的利用。年初,金鑫紙業兼并收購了潤通紙業等7家屬于本次整治中淘汰關停類企業,擁有了7條生產線。董事長胡永明躊躇滿志:“新上的生產線有足夠好的設備和技術把污水排放量減下來,對廢塑料也將進行嚴格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據了解,富陽十分注重大企業的培育,對全市無資本關聯關系的造紙企業,鼓勵以聯合、并購等形勢組建新的企業集團;鼓勵采用企業內部組合、企業間組合、行業間組合等,建立起造紙工業的生態鏈。
在江南造紙園區,富陽布局5個造紙企業集聚區塊,進一步優化了造紙行業發展空間布局。
全民治水:半年消滅垃圾河
今年年初,富陽市開展“消滅垃圾河”萬人大行動集中整治活動,計劃用半年的時間消滅全城垃圾河,實現“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雜物、河岸無垃圾”的目標。目前,富陽市已對境內30余條溪流、河道開展了綜合治理,全市有30余個部門、鄉鎮街道組織2.2萬余人,對30條河流(支流)、溪道進行垃圾清理和溪道疏通,共清理河道1172公里,清理垃圾3800余噸。
村官助力:制作鄉村水報告
今年3月,富陽市188名大學生村官聯合發出倡議,號召全省1萬多名大學生村官投身“五水共治”的行動中去。這些大學生村官組成“治水先鋒隊”,深入全市農村調研水情,計劃用一年時間,制作一部詳實的富陽“鄉村水報告”,要為“打造綠水青山、建設美麗家園”貢獻一份青春力量。
自我揭丑:曝光24處污染源
今年4月,富陽以自我揭丑的勇氣,通過市長電話、電視臺、報社向全體市民征集嚴重影響水源安全的污染信息并予以曝光。對曝光的污染源,要求屬地黨委、政府牽頭做好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共曝光24處污染源,整改8處。
環污險投保:建環境風險管理長效機制
富陽市運用保險工具,以社會化、市場化途徑解決環境污染損害,建立了環境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2013年共投保企業7家,投保保費1431萬元,其中海正藥業(杭州)有限公司投保保費750萬元。2014年原則要求所有化工整治提升企業均投保環污險,涉及企業60余家。
設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案件法律援助團
為切實維護因環境污染受到損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富陽市在全省環保系統率先推行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案件法律援助制度,成立法律援助團和援助工作站,并配備8名執業律師,業務上受市法制辦、檢察院和司法局等單位指導和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