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富陽舉辦紙文化藝術周 重現千年造紙技術
 
http://www.hnckzkzs.com  2014-06-16

  6月14日是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富陽市于當天啟動了“2014富陽市紙文化藝術周”,藝術周活動包括紙文化藝術展、手工紙的傳承與發展座談會、紙書畫雅集和紙鄉體驗游等。 在紙文化藝術展上,參觀者徜徉在各個展品間,仿佛穿越千年看到了富陽造紙業的豐厚歷史,而追昔撫今也引發人們對手工造紙這個古老手工藝傳承問題的思考。

  穿越千年看富陽人手工造紙

  今年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主題口號是“非遺傳承,人人參與”。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記住鄉愁、傳承文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重要載體。而富陽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手工造紙,富陽造紙業已有1900多年有歷史。

  富陽造紙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至唐宋時期大為興盛。在宋代,富陽竹紙生產技術大進,生產的元書、井紙、赤亭紙,被譽為三大名紙,成為朝廷錦夾奏章和科舉試卷的上品用紙。進入20世紀以來,富陽土紙進入鼎盛時期,紙產量曾占全國總量的25%。

  本次藝術周的重頭戲便是造紙文化展示。記者在富陽市體育中心的造紙文化展示區看到,這里展示的紙樣品共有118種,分為竹紙、皮紙、毛紙、書畫紙4個系列,歷經各個年代,年代最早的一份紙張甚至可以追溯到1856年。而在各類紙類藝術品中,有精美的紙傘、紙椅、紙雕畫等等,琳瑯滿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頂101年歷史的民國紙傘,是當時3位富陽手工藝人為紀念民國成立而制造的,至今仍完好保存。

  展會中,最吸引參觀者的是展示區中間擺放著各類造紙工具。有傳承人應參觀者要求做起了捆扎元書紙的演示:一刀近一米高的紙被放到木架子上,上下兩面各鋪上粽子葉和粗木條,然后把碗口粗的木柱子放在這刀紙上,木柱子一頭固定,另一頭用草繩不斷往下拉,通過這種方式緊實紙張,這刀紙的高度立馬被壓到了半米高。接著就用片好的竹條穿過粗木條之間縫隙,將這刀紙捆扎起來。扎完后,還需要在紙上蓋上5、6個印章,紙上出現漂亮的纂體印章名“朱中華”。對于老字號來說,聲譽比什么都重要,把章蓋在產品上就是一種信諾,保證產品質量可靠。

  這一切仿佛讓人又回到了數千年前、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純手工制作的年代。有參觀者想到了父輩們說過的傳說:“富陽有個說法,以前要想考中進士,必須要寫完這樣的10刀紙才有希望!

  手工紙業遭遇傳承難題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重要資本,造紙業也是富陽為之驕傲的重要產業,如何傳承和發展,在當今社會遭遇著經濟壓力。

  2006年,浙江富陽竹紙傳統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并不能給從事這個行業的匠人帶來好的經濟效益。

  使用古法的手工造紙對于環境是沒有污染的,但是因為古法制造工藝的復雜,手工紙的成本遠遠高于工業紙,高企的價格無法得到理想的市場效益。很多手工紙匠人開始考慮要不要放棄老祖宗傳下來的技藝。

  朱中華槽廠傳承人朱中華從事造紙行業20多年。他告訴記者,自己剛入行時資深師傅的工資是1元錢1天,現在是350元,而且手藝還不如以前的好,以前一天能處理5000斤竹子,現在只有2300斤。他也有考慮是不是使用機器,做工業造紙。不過工業造紙對于環境的污染不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導向。這讓他左右為難。

  朱中華出生于造紙世家,是家族第十三代傳承人。兒子和侄子也都在他這里學習造紙技術,但是他卻不肯定這項手藝未來能不能傳下去!笆止ぴ旒埥超F在只能圖個溫飽,未來怎么樣誰也不知道,我也不能強迫孩子一定要做這行,或許這門技術到我這里就結束了!敝熘腥A無奈地說,“現在還有一些書畫愛好者和名家大師追捧手工紙張,我們這一代還有口飯吃,下一代就不知道了!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2014山東(國際)制漿造紙技術及裝備展覽會暨第十二..  ·中國紙文化展現場展示傳統工藝
  ·永豐余Npulp造紙技術正式投入使用  ·盧旺達引進香蕉樹纖維造紙技術
  ·貴州省從江縣斗里鄉手工造紙技術 弘揚民族文化  ·涇縣古宣紙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通過專家評審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