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在回答問題時舉了造紙行業曾經進行減排的例子。
2002年山東省曾經編制了全省造紙行業的排放標準,比當時的國標嚴3倍還多,當時沒有一個企業可以達標。而到了2006年、2007年,我省造紙行業排放標準已遠遠優于“國標”。
“既然這個行業沒有治污的經濟技術可行性,在當時我們制定這個標準意義何在呢?”張波說,十年過去了,再看我們省的造紙行業,論企業的數量確實減少了很多,2002年的時候有兩百多家,現在只有十幾家。但是論這個行業總的規模、利稅卻高于全國水平,這個行業主要水污染物絕對值減少了82%,F在每一個造紙企業的排放口都有生物指示池,達到規定的穩定值再排放!斑@樣一個例子告訴我們,加嚴排放標準不僅不會影響產業發展,反而是推動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