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剛過,沅江市萬子湖鄉蓮花村村民郭建紅就和家人一起,忙著采摘蘆葦嫩芽,準備賣給前來收購的企業。據了解,沅江市今年以政府引導、市場帶動的方式,正在將原來主要作造紙原料的蘆葦,用來發展食品加工業。
蘆葦的嫩芽俗稱蘆筍,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可以制作成美味佳肴。沅江地處洞庭湖腹地,擁有蘆葦45萬畝。沅江蘆葦作為造紙原料,以量多質好著稱,一度占到全省造紙蘆葦總量6成以上。過去幾年,由于治污力度加大,一些造紙企業關停,加上勞動力工資上漲,去年專業蘆葦場每產一噸蘆葦,虧損達200元。
沅江市委、市政府通過廣泛調研和深入論證,決定瞄準蘆筍做文章。將以前一家一戶自采自食的蘆筍進行規模化生產,并改變小作坊傳統腌制方式,采用速凍冷藏技術,加工生產綠色生態食品,打造“沅江蘆筍”品牌。市財政今年安排預算500萬元,用以扶持蘆筍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攻關并加強基地建設。有關部門在貸款、稅收、用地等方面,也出臺優惠政策。還由相關部門申報“沅江蘆筍”國家級地理標志商標。目前,沅江辣妹子公司與漉湖蘆葦場蘆林公司開展“公司+基地”合作開發,投資100多萬元,完成了8萬畝蘆筍基地建設。南洞庭食品等公司也在積極擴大生產。
沅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姚立平告訴記者,蘆筍加工成食品,每噸可賣3萬多元,而蘆葦每噸最高賣不到1000元。每畝蘆葦可產蘆筍150公斤。今年,沅江可加工蘆筍食品5000噸,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明年可增加至4億元。而蘆葦收入最高的一年,也只有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