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具有央企背景的山東省六大紙業集團之一,位于臨清市的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下稱“中冶銀河”),自今年5月起所欠多家銀行貸款出現逾期。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冶銀河已占用15家金融機構貸款38.78億元,其中逾期貸款10.38億元。此事,也被業內稱做央企在山東首例逃廢銀行債務案。自出現貸款逾期至今,各大債權行與相關金融租賃公司數次聯合維權未果,中冶銀河日常生產經營也陷入困境。作為中冶銀河的實際控制人,誠通集團盡管已提出多套解決方案,但與債權行始終難以達成共識。
10月,由銀監會牽頭,召集國務院國資委改革局、誠通集團、聊城市政府以及債權委員會等相關方舉行了會談,但由于難以達成一致,中冶銀河債務問題至今仍懸而未決。
短評
“央企”標簽不應成為“免責牌”。央企在山東首例逃廢銀行債務案背后,值得反思之處頗多。
在貸款政策方面,銀行應當對央企與民企一視同仁。當下最急需查實和問責的是,中冶銀河是否如其大股東誠通集團所言,此前存在巨額賬務問題。這也將決定,該由誰為中冶銀河今日的困頓埋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