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批示,是基礎原材料產業,同時這個行業又具有高投入、高技術含量、同時又具有消費品功能的產業。同時,造紙工業這些年的發展,經過數據的統計,造紙業紙張消費與行業關系是正相關關系。造紙業行業去年產量1億噸,今年大概仍然會保持1億噸左右。
一、造紙業目前正在戰略轉型期
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中國造紙行業面臨了嚴峻挑戰,增速出現下降,效應出現下滑,生產經營遇到一些較大的困難。
2012年的情況整個增速3.2%,比2011年的時候增速下降了4.58個百分點,2013年今年1-10月份的情況,應該更為嚴重一點,目前的增速大概是千分之5.1。
出現這種情況是多因素形成的,我們覺得第一個是由于外部原因,全球需求不足造成了增長乏力,同時造成我國出口的大幅下降。出口增幅下降幅度比較大,今年的情況看來會下降10%,特別是近幾個月出口出現了一些負增長,紙和紙板作為出口的重要包裝物需求也有所減少,國內經濟發展放緩對紙板需求也有所下降,這兩個需求的疊加效應造成造紙工業目前增速有所放緩。
二、除了外部之外,行業自身的產品的結構不合理,還有部分產品目前存在著結構性和階段性過剩以及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等因素,也是造成了目前增長放緩的原因。
伴隨著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們的造紙業也應該說在十一五、十二五得到了高速發展,目前已經成功解決了紙張短缺的這一歷史性難題。大家知道,中國改革開放初期78年中國造紙工業總產量400萬噸,去年我們達到了1億噸,基本實現產需平衡,進入了全球造紙先進行列。目前正在進入上質量、上水平的轉型升級階段,過去依靠擴大投資和規模擴張的思路,已經不能夠適應現在新的階段發展需求,空間已經被明顯的壓縮,因此,行業發展要改變過去那種超高速發展的思維定勢,不能幻想超高速發展,要把重心放在調整結構、產業升級。當前造紙行業正面臨了增長速度放緩和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增加的這種壓力,造紙工業生產經營遇到一些困難,這里面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但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行業特有的較高需求彈性系數將會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繼續保持同步,造紙業一定要堅定信心,通過加快轉變方式,調結構,依靠科技進步的創新,練內功、提升行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共同促進我們行業健康持續的發展。(本文根據中國造紙協會 副理事長、秘書長趙偉在2013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的發言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