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林紙一體化將成造紙企業發展“主色調”
 
http://www.hnckzkzs.com  2013-12-13 中國綠色時報

  過去,在紙業市場的“饑餓期”,新建一個項目就意味著把一個“蘋果”放入自己的籃子里。如今,處于市場“低迷期”,新建一個項目也許意味著讓一個“蘋果”爛在自己的籃子里。“瘋狂”退去、冷靜下來,可以看到大型紙企在紙原料價格上漲、國外低價紙漿的雙重夾擊下,開始注重源頭的那“一片林”。

  然而,“林紙一體化”已不是第一次被提起。30年間,“林紙一體化”從蹣跚學步到大步向前,造紙行業也在摸爬滾打中逐漸成熟起來。隨著我國林業在興林富民發展道路上的不斷探索,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興起,國有林場改革相繼實施,碳交易中的森林碳匯也閃亮登場。目前,造紙企業已經來到了一個發展“林紙一體化”的新時期。

  安徽政府網近日一則《安徽省國有林場改革試點方案》獲批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各大證券公司研究員紛紛拋出同樣的觀點:此消息對于擁有原料基地、能保證原料供應的造紙上市公司以及本身擁有國有林場的林業龍頭公司都有正面影響。

  一時間,林紙一體化再次站上造紙行業的風口浪尖。那么,我國的林紙一體化近年來發展如何?我國國有林場改革對于造紙企業意味著什么?未來林紙一體化是否會成為造紙企業發展的“主色調”?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制漿造紙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房桂干,從中尋找答案。

  紙企國際地位需林紙一體化“到位”

  30年,我國的林紙一體化從提出至今,發展是艱難而緩慢的。原因在于,我國造紙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從企業經濟實力來講,每家紙企擁有自己的原料林基地,可以說是 “天方夜譚”。

  房桂干認為,不管是從與發達國家的造紙集團相比,還是從國內發展林紙一體化降低原材料成本角度,降低污染或是從降低規模成本等方面來考慮,在國內形成幾個較大規模、有競爭優勢的集團,從各方面來講都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國際發展趨勢的。

  《造紙產業發展政策》中的提法也證明了房桂干的觀點,支持國內企業通過兼并、聯合、重組和擴建等形式,發展10家左右100萬噸至300萬噸具有先進水平的制漿造紙企業,發展若干家年產300萬噸以上跨地區、跨部門、跨所有制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集團。

  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推動下,近幾年我國林紙一體化進程取得了較大進展。到2010年,我國已實施了38個林紙一體化項目,包括泰格林紙集團、華泰集團有限公司、福建南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太陽紙業有限公司等30余家造紙企業,累計營造(木材和竹子)350萬公頃用于制漿造紙的紙漿原料林。但目前林紙一體化建設還存在資金落實難、林地落實難、水資源短缺、栽培技術和管理水平落后等一系列問題。

  房桂干告訴《中國綠色時報》記者,我國紙企的林紙一體化目前主要采取4種運行和管理模式:一是行政干預下的林紙結合。在國家政策的宏觀指導下,運用行政手段,將國有造紙企業和國有林場進行資源整合而實行的林紙一體化;二是林業和紙業通過兼并重組與股份制改造。以紙企為核心,合作成立林紙一體化企業,共組管理層、共有所有權、共享權益。例如晨鳴紙業;三是營建自有人工紙漿材基地。例如泰格林紙集團;四是與林農合作發展“訂單林業”,與林農或營林單位合作,簽訂合同保證原料供應。

  然而,與國外大型制漿造紙企業的做法相比,我國以木材為原料的制漿造紙企業,自有林地占比少,很多企業木材原料缺口大,最終仍是依賴進口木片,而進口木片又存在木片質量差、運距長、運費高等問題,造成一些企業纖維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企業的盈利狀況。

  “一體不化,結而不合”怪相需破除

  隨著林產工業的迅猛發展,全球森林資源顯得愈加寶貴。在造紙工業發達國家,制漿造紙企業和原料林基地以多種形式相結合,形成一體化經營模式,使林業和造紙業從互為消長轉變為相互促進、依存發展。

  在“林紙產業群體”首創的芬蘭,林紙工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與之相關的產業,從而形成了一個產業群體。在巴西,多數制漿造紙企業生產所需的木材,80%左右是由自己的原料林基地供應。印尼20世紀80年代后期,推行大規模建立工業用林計劃以支持制漿造紙工業,并規定紙企建廠前必須先造林,建立企業的原料基地。而在一些私有林比重較大的國家或地區,私有林所有者組成了森林工業聯盟,與包括紙企在內的以木材為原料的企業簽訂協議,為他們提供木材原料,形成穩定的供求關系。

  房桂干告訴記者,從各國紙業的發展歷史來看,造紙業與林業是產業鏈中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環節,只有將造林、營林和林產加工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森林資源和林產工業持續發展的局面。但由于長期以來我國林業和造紙業體制分割,林紙結合過程中存在“一體不化,結而不合”的“林紙一體化”現象。

  隨著我國紙和紙板產量的增加,木材資源短缺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造紙工業的健康發展!对旒埞I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木漿比重將由目前的22%提高至24.3%,木漿增量約為700萬噸,其中國產木漿比重由8.4%提高至10.3%,木漿增量約為400萬噸。所需木材纖維原料將依靠國內外兩種資源,加強原料林基地建設,大力推進林紙一體化。提高企業可控制林業基地比重,鼓勵企業走出去,在國外營建原料林基地。

  從《造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可以看出,造紙工業“十二五”期間的首要任務是通過提高木纖維比重,改善原料結構,增加國內供給。因此,加大紙漿專用材林地建設,林紙一體化將成為我國造紙企業發展的“主色調”,房桂干說。

  林業政策增加林紙一體化正能量

  安徽省近日公布的國有林場改革試點方案獲批,引起各方關注。而華泰集團、岳陽林紙公司、晨鳴紙業公司等擁有原料林基地的上市造紙企業,也成為這次“追光燈下的焦點”。

  國有林場改革試點2011年啟動,此后陸續推進。今年8月5日,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復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湖南、甘肅7省的國有林場改革試點方案,同時中央財政下撥第一批國有林場改革補助資金12億元,涉及865個國有林場、職工18萬人,經營面積5859萬畝,分別占全國國有林場的17.8%、24%和5.1%。

  此次國有林場改革是前期集體林權改革的延續,是森林資源的整合與再分配,使原來較分散的林地和林場實行規;芾,可實現國有林場生態林更好的保護,同時也對擁有原料基地、能保證原料供應的造紙公司以及本身有國有林場的林業龍頭公司高值利用林業資源產生正面影響。

  房桂干告訴記者,此次林權制度改革有望打破原有桎梏,更好地盤活企業存量林木資產,降低林木經營成本,使擁有林木資源的林企、林紙聯合企業和林農各方受益,更好地推進林紙一體化進程。但是,由于有些地方搞一刀切,強行劃分企業已經跟農民簽署合同的林地,嚴重損害企業的利益;另外林權問題源于對森林資源使用和收益的現實需求,但我國立法對此認識及規范不足,存在諸多問題。林權流轉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其中涉及山林的評估、林權抵押貸款等后續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也將直接影響林權改革績效的正常發揮, 帶來許多難以解決的“后遺癥”。這些現象將不利于林紙一體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那么對于前不久稱,廣東碳交易試點預計年底啟動,造紙行業屬于準備納入管控的行業之一,對于擁有自有林地的企業是否又是一則好消息?房桂干認為,對于一些擁有自有林地的企業,可以用林木資源的碳排放額沖抵制漿造紙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額,從而做到從林業到紙品生產全過程接近碳中性排放。碳交易試點工作的推進將極大推進林紙一體化工作,增強造紙企業營造紙漿專用林的積極性。

  房桂干告訴記者,解決好纖維供應的造紙企業才能在當前惡劣的經濟形勢下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隨著碳交易試點工作的開展,造紙企業必須結合林權制度改革,通過各種途徑加快林紙一體化進程,才能把握先機獲得發展。(馮璐)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以實力為尊,做負責任的企業——廣西林漿紙一體化..  ·淘汰落后產能 紙企為何成為榜上主角?
  ·晨鳴紙業黃岡林紙一體化項目助力公司業績  ·晨鳴紙業47.7億元加碼林紙一體化
  ·斯道拉恩索廣西林紙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國內造紙企業產能持續過剩 一體化領域突圍乏術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