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http://www.hnckzkzs.com  2013-12-03 新華網

  《廣東省碳排放權配額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試行)》日前正式頒布實行,方案確定了首批控排企業與新建項目企業名單,涉及電力、鋼鐵、石化和水泥四大行業242家企業。與此同時,《廣東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辦法》《廣東省企業碳排放信息報告與核查實施細則》《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規則》等規范性文件也進入了最后完善報批階段。這意味著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并進入交易啟動前的配額發放階段。

  首批控排企業涉電力鋼鐵石化水泥四大行業

  根據廣東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體目標、國家及省產業政策、行業發展規劃,首批廣東省碳排放權配額總量確定。方案顯示,12月10日前,廣東將完成首批免費配額發放;12月中旬,完成首批有償配額發放;2013年底前,啟動碳排放權配額在線交易。

  配額總量由控排企業配額和儲備配額構成。2013年配額總量約為3.88億噸(1噸配額等于1噸二氧化碳排放),其中,控排企業配額3.5億噸,儲備配額0.38億噸,儲備配額包括新建項目企業配額和調節配額。

  首批控排企業為電力、鋼鐵、石化和水泥四個行業2011、2012年任一年排放2萬噸二氧化碳(或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企業,共202家,包括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汕頭電廠、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沙角C電廠、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等。上述電力企業包括燃煤、燃氣發電企業;鋼鐵企業包括煉鐵、煉鋼和熱冷軋企業;石化企業包括石油加工和乙烯生產企業;水泥企業包括礦石開采、熟料生產和粉磨企業。

  新建項目企業為電力、鋼鐵、石化和水泥四個行業預計2013-2015年和“十三五”投產的年排放2萬噸二氧化碳(或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新建(擴建、改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企業,共40家,包括廣鋼環保遷建湛江項目、惠州煉油二期2200萬噸/年煉油改擴建及100萬噸乙烯工程等。

  據悉,廣東省的碳排放權配額分配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根據行業的生產流程(或機組、產品)特點和數據基礎,使用基準法或歷史法計算各部分配額。對基礎數據和技術條件較好的企業類型、生產設施、工序,采用基準法分配配額,有利于行業內部淘汰落后,鼓勵先進產能,促進結構優化。對產品較多、生產工藝復雜、早期數據基礎較差、效率差異不大等暫不適合基準法分配的行業,承認其歷史碳排放量,通過設置年度下降系數逐年減少碳排放量,引導企業降低單位產品的碳排放。

  廣東建立碳排放權有償發放制度

  據廣東省發改委介紹,廣東將建立碳排放權有償發放制度,配額分配原則為“有償發放、分步實施”,配額以免費發放為主,有償發放為輔。配額有償發放有利于企業樹立碳排放意識、發揮碳交易二級市場價格的指引,促進企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目前,歐美等國際上較成熟的碳交易體系普遍采用配額有償發放形式。

  方案顯示,碳排放權配額實行部分免費發放和部分有償發放,2013-2014年控排企業、新建項目企業的免費配額和有償配額比例為97%和3%。2013年有償配額共0.29億噸,由控排企業配額量的3%和部分儲備配額構成,12月中旬將發放,首次發放底價擬定60元/噸配額。

  據悉,廣東省現階段處于工業化發展中后期,全省區域發展不協調,粵東西北發展任務仍較重。為減輕企業壓力,試點期配額有償發放比例相對較低,今明兩年有償配額比例為3%,2015年該比例將為10%,“十三五”以后根據實際情況再逐步提高有償配額比例。

  方案顯示,配額有償發放收入屬政府非稅收入,全額納入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用于支持企業節能減碳技術改造等,具體辦法由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財政廳研究制定。

  碳交易有望降低企業節能減碳成本

  據廣東省發改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在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初期首選電力、鋼鐵、石化和水泥4大行業,主要是因為四大行業的202家控排企業2010年碳排放占全省總排放50%以上,同時這些企業的碳排放數據基礎較好,行業減排潛力大、行業間減排成本差異大,有利于形成交易。根據《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實施方案》,2014年底前還要逐步將陶瓷、紡織、有色、塑料、造紙等行業、建筑和交通運輸領域的重點企業納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圍。

  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碳排放第一大國和能源進口第一大國,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笆濉逼陂g,廣東節能減碳任務全國最重:能耗強度下降18%,碳排放強度下降19.5%。

  廣東省發改委的相關負責人說,碳排放交易是控制全省溫室氣體排放、促進完成國家約束性指標任務的有效手段。“十一五”期間,廣東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已有大幅度下降,電力、水泥、鋼鐵等用能與排放大戶,單位產品能耗接近國際能耗先進水平。今后節能減碳成本將繼續上升,單一的行政手段不可持續。引入市場機制,通過碳交易可以降低企業節能減碳成本,促使企業碳排放的社會成本內部化,引導企業主動節能減碳,研發低碳產品,提早應對國際碳壁壘對廣東省外向型經濟的影響。同時,建立廣東省碳交易市場,可增加廣東在國際碳交易市場的話語權,增強廣東在國際低碳經濟中的競爭力。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