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中國將向企業免費分配碳排放額度
 
http://www.hnckzkzs.com  2013-12-02 環球時報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網站文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在此機制的初級階段,政府將向參與企業免費分配碳排放額度,這意味著企業只有用盡自身配額后才需要支付額外成本。碳交易市場使企業不得不在用盡排放配額后,從有剩余配額的企業那里購買排放許可。中國目前的4個碳交易市場運作方式如下。

  廣東:2013年,發電、水泥、鋼鐵和制造業的202家企業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絕對上限為3.5億噸。今后幾年,陶瓷、紡織、有色金屬、塑料和造紙業也將進入該機制。初期,企業將免費獲得97%的配額,其余3%將通過拍賣獲得。2015年,通過拍賣獲得的配額比例將升至10%。目前,政府并未規定碳排放配額價格下限,但建議首次拍賣定價為每噸60元人民幣。

  北京:北京的碳排放交易于11月28日正式開市,涵蓋發電、制造和大型建筑行業的490家企業。2013年,參與企業獲得的配額相當于其2009年至2011年平均排放量的98%-100%。未來兩年內,這一比例將逐步下降,2015年制造業的配額將減至94%.每年4月30日,公司須遞交去年排放量報告,政府則在6月30日前向企業發放年度碳排放配額。

  上海:上海機制覆蓋發電、制造、航空、港口、商業樓宇等191家企業,由上海市發改委監管。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限額為1.6億噸。11月26日完成第一筆交易,成交價為每噸27元。企業2013年至2015年的配額是基于2009年至2011年的排放量制定的。目前只允許現貨交易,但由于企業已得到2014年和2015年兩年的配額,所以兩年的配額現在都能交易。

  深圳:該機制于2013年6月建立,涉及635家企業和200座公共建筑,涵蓋所有經濟部門。區別于其他設置排放上限的機制,深圳機制以效率為基礎。企業收到的免費額度由來年預計經濟產出決定。若不能達到政府設定的基準,就必須在市場上購買排放許可。參與企業目前每年總排放量約為3100萬噸,這在中國所有試點機制中是最低的。政府下發的2013年至2015年的配額“約1億噸”。交易初期價格約為每噸30元,后攀升至130元高點,現價格約為70元。成交量不大。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廣東碳排放權交易或12月中旬上線  ·京滬粵碳交易啟動箭在弦上 納入企業心態各異
  ·李怒云:明晰林業碳匯產權推進碳匯交易  ·碳排放權交易年內將出首單 排污權配額難確定
  ·碳交易試點城市已劃定控排企業  ·粵碳交易市場即將開閘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