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1月8日至9日,第六屆中國紙業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新周期、再起航——零增長下的變局與出路”為主題。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獨立監事、著名紙業戰略專家郭永新發表演講并主持“新周期、新秩序”研討板塊,華泰紙業李建華董事長、太陽紙業李洪信董事長、勝達集團方吾校董事局榮譽主席、博匯紙業楊延良董事長、福伊特公司亞太區劉明明總裁、國際紙業亞洲區何詩敏總裁、美卓公司中國區聶安凱總裁、芬歐匯川中國常熟紙廠約翰森總經理、亞太森博集團李建紹首席財務官作為論壇嘉賓參與了“新周期、新秩序”板塊的研討。本文根據郭永新專家的演講及主持發言整理。
今天,全國造紙界的企業家領袖們匯聚北京,召開第六屆中國紙業發展大會,研究中國造紙業新周期、再啟航的產業發展戰略;一場關于變局與出路的思想盛宴,即將奉獻給飽經歷練的中國紙業!
今年以來,造紙界出現了三十年來從未有過的新情況。1月到9月,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8766.34萬噸,同比增長0.21%,幾近零增長,其中從5月份到9月份,月度產量連續負增長,9月份當月,產量增長-0.83%。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市場消費量出現階段性的天花板。美國、日本造紙產量達到一定量后開始走下坡路,中國的產量也不會一直持續往上長,消費量是有天花板的,當然是階段性的,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特別是人口未來最高要達到16億人,消費量還會上漲的。
二是產能過剩,開工不足。2012年造紙及紙制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2220億元。今年1-9月,造紙及紙制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897.82億元,同比增長18.97%。到今年年底,連續兩年、總額預計將超過4800億的投資(其中有一半投在紙制品業)至少應該形成2000萬噸到3000萬噸的造紙產能。如此測算,產能利用率大概不足80%,也就是說約有20%多的產能過剩。
三是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新增產能部分替代落后產能。僅2013年就宣布淘汰二批共341企業的741萬噸落后產能。部分新增產能,彌補了這部分淘汰的產能,但在總量上看似生產沒有增長,這也是行業零增長的原因之一。
雖然表面是零增長,但中國紙業并不是沒有發展。不是停滯不前,而是處在內部優化調整階段,是高檔產品擠中檔產品、中檔產品擠低檔產品、低檔產品淘汰出局的動態平衡過程,因此說,中國紙業進入一個平衡發展期。
用十六個字來形容當前產業特征: 吐故納新,平衡發展;轉型升級,提速前行。
面對新形勢,新周期,政府、行業、企業要共同努力建立新秩序。
——政府:要加強信息引導,調控行業發展
——行業:要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循環
——企業:大企業關鍵在于打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對小企業來說,擴張還是轉型?企業家應審時度勢,防止擴張速度趕不上國家政策變化快,企業規模達不到國家要求而被淘汰,使投資受損。
行業的困難是階段性的。面向未來,中國紙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光明。行業轉型升級將進一步提速,運行質量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紙業在全球的地位與作用依然會舉足輕重。表現在五個方面:
——創新發展引領行業進步與升級
——發展水平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匹配
——造紙產量仍將保持全球第一地位
——仍將保持全球最大的原料與裝備采購國
——參與國際產業循環力度進一步加大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敝袊垬I將通過新一輪的市場競爭,優勝劣汰,那些實力雄厚、勇于創新的企業將會在競爭中加速發展,變得更大更強;而那些落后小企業必定會淘汰出局,行業發展經歷過這樣一個化蛹成蝶的過程,變得更加健康,這是中國紙業格局演變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紙業強國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