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三明會展中心,隨著一聲清脆的鑼聲響起,全國首家林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浙商所(福建)林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意味著三明市在全國林業大宗商品領域形成“三明價格”,市場影響力大大增強。
交易中心首批正式運營“福建明三”杉木、“永林藍豹”低密度纖維板、活立木采伐權等部分林業大宗商品的即期交易。至16:00收盤,全天成交額達14.2億元,實現“開門紅”。
三明市作為國務院批準建立的全國集體林區改革試驗區和全國集體林區林業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是全國、全省重點林區,現有森林面積2645.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15億立方米,森林資源和主要林產品產量約占全省的1/4。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作為一家面向全國市場的交易所,在林業領域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實現林權流轉的電子化、金融化。
三明市與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合作成立的浙商所(福建)林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主要向國內外客商提供安全快捷的電子交易、倉儲物流、金融信息及相關服務,著力打造海峽西岸經濟區乃至全國重要的林業商品交易平臺及定價中心、結算中心。
為交易中心產品上市鳴鑼后,浙商所(福建)林業大宗商品交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金曙難掩內心的激動。他說:“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林業資源的重要性凸顯,林產品的稀缺性也將逐步顯現。下一步,我們不僅要為林產品流通行業的企業提供交易、結算、交收、檢驗、倉儲、物流、融資等一站式服務,還要積極探索推進林權證券化、金融化,發揮林權證在林木林地抵押、入股、流轉等方面的有價證券功能,讓林農在資本市場獲益,增加經濟收入,從而更好地養山育林。”“福建林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上市運營,有利于加快林產品流通,盤活現有林業企業存量資產。同時交易中心提供的倉單質押、融資租賃等金融產品服務,有助于林業企業做大做強,推進林業產業轉型升級。”共同為交易中心產品上市鳴鑼的福建永安林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景賢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