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印企轉型就要應對陣痛
 
http://www.hnckzkzs.com  2013-10-14 印刷情報站

  日前美國法院批準了柯達公司脫離破產保護的申請,重組后的柯達將服務于規模巨大且仍在不斷擴大的商業影像市場。觀百年老店的轉型升級,思國內印企轉型令人頗多感慨。

  近年來,媒體相繼披露了印刷行業很多企業轉型升級的案例。事實上在國內,有一些印刷企業由于產品結構調整、合作理念分歧、市場變化、市場競爭等原因,轉型升級或推進乏力、或不了了之、或失敗的案例。

  細數印企轉型案例客觀評估轉型代價

  據報道:某知名印企自2004年起曾“投入了不少的人力財力”轉型光柵3D立體印刷,但“隨著市場變化和產品結構的調整”,3年前即把3D印刷邊緣化,目前已基本不涉足3D印刷、印刷電子。2012年,另一家北京印刷廠在五一節前結束了其承接的印刷生產任務,即意味著印刷停產,有心人發現,它曾與業內知名印刷集團融合,卻因該集團自身的戰略調整,而回到原點……

  媒體披露出來的案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由于各種原因(例如規模小或不愿公開等),更多轉型升級失敗的案例,我們無法了解。但是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的印刷企業數量,2010年較2009年減少了700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支撐不下去而退出或停業。他們也曾為了企業的生存而采取了各種各樣的轉型升級措施,卻毫無結果,不得不放棄。

  預知轉型陣痛規避盲目轉型

  沒有風險就不會有收益。轉型升級對印刷企業而言有巨大的風險,而且往往會給企業帶來“陣痛”,例如,企業組織新的團隊開拓新的市場,經過業務要素組合、優化,獲得“第一桶金”,并產生可持續的效益,沒有三五年不大可能。

  顯然,這段“磨合期”相當痛苦和煎熬:盈利前待遇必定不高將導致人員不穩定;初涉新的領域,服務模式處于摸索期而缺乏競爭力;成本如果控制不當將耗盡投資;如果缺乏行業經驗,對市場的復雜性認識不深、準備不足,將導致變化到來時調整不及。最為令人擔心的是,如果決策層對創業的周期缺乏清醒的認識和耐心,則可能會放棄新的業務板塊,特別是上市公司,為了向股民交待,不會容忍虧損的板塊。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