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是全川林業重點市,全市林業用地面積791萬畝,其中竹林總面積320萬畝,年產雜竹100余萬噸,面積和蓄積居全省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林業總產值64.24億元,其中竹業經濟產值23億元,占全市林業社會總產值的35.8%,相比2012年同期,產值增加8億元,比重上升7個百分點。竹業已成為瀘州林業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
竹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瀘州近年加大了對竹林基地、竹業加工和竹旅游的投入。2目前,全市現有5萬畝以上現代竹林基地23個,10萬畝以上的9個。竹基地的強勢推進,帶動了竹加工業的蓬勃發展。全市現有竹加工企業200余家,產值30億元。竹漿紙類企業5家,竹漿造紙能力達到20萬噸;竹纖維企業1家,生產能力5萬噸;竹膠合板生產企業23家,年產量7萬立方米;竹地板生產企業3家,年產量40萬平方米;竹筍加工企業16家,年產量1萬噸;竹筷生產企業40家(戶),年產量24萬擔,產品輻射全國并出口;竹炭、竹生活制品等其它加工企業100多家。
幾年來,通過狠抓軟環境治理,大力招商引資,四川銀鴿、四川永豐、金田紙業等一大批竹知名企業成功落戶瀘州?碌蠣柤宜、興樂食品、百林竹業、野植珍食品、容大竹業、九頭鳥炭業等一大批企業陸續建成投產。同時,瀘州市還結合實際,大力發展竹業旅游。依托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森林公園4個、市縣級森林旅游區7處大力發展竹文化旅游。目前,福寶、黃荊、天仙洞、鳳凰湖等地竹文化旅游已進入規模開發階段,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遍布城郊的竹生態園、休閑觀光農家樂瞄準竹旅游,在全市各地已顯蓬勃之勢。古藺黃荊景區大力發展楠竹被評為全國十大新美景之一,成功創建為國家4A景區。新加坡凱發有限公司投資100億元打造合江福寶玉蘭山竹海高山濕地公園項目正全力推進。2012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量超過460萬人次,產值逾15億元。
竹業的發展,促進了林業經濟的快速增長。2012年,全市農民人均竹業收入394元,重點竹區達500元以上。在竹業發達的鄉鎮,竹產業已成為典型的新型生態經濟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全市范圍內形成敘永水尾竹筍、向林、江門竹材,江陽分水嶺、合江鳳鳴竹筷,合江福寶、敘永天池竹地板等各具特色的竹產業鄉鎮20多個。江陽區分水嶺鄉以竹筷生產為主的竹業產值1.5億元,就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近6000名,農民年竹業務工收入達7000多萬元,人均1.17萬元。敘永縣水尾鎮青杠村以竹筍、竹材生產加工為核心,“萬畝林”、“億元錢”成為真實寫照,僅合江方竹筍、毛竹筍材收入就達1250萬元,人均6596元。年收入在3—5萬元的農戶相當普遍,年收入在10—20萬元的農戶76戶,占總戶數的17.5%,20萬元以上的12戶,其中總收入30萬元以上的3戶。竹產業已成為青杠村典型的新型生態經濟產業,名副其實的推進農民增收的致富產業!柏毨Т濉背闪诉h近聞名的“富裕村”,被評為全國“綠色小康示范村”。
按照瀘州市《關于現代林業產業突破的實施意見》,至2016年,瀘州市竹產業發展將實現“四個一百”,即:新建、改造竹林基地100萬畝;新增、技改竹類加工企業100家;竹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其中敘永、納溪、合江分別達到25億元;農民人均竹業收入在原有基礎上新增加100元,達到500元以上,重點產竹區達到600元以上。全市在竹業發展上年轉移和消化富余勞動力20萬人。不久的將來,瀘州將真正實現由竹資源大市轉化為竹經濟強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