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對于專業建設的影響
首先,能夠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高職院校課程體系和課程建設是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學習效率、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舉辦印刷職業技能競賽,以學生綜合實力為主要評價標準,以崗位任務完成情況來衡量職業能力,讓職業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的形成更加務實、高效,進而使教育教學觀念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印刷職業技能競賽的開展,在學生能力比賽項目中,僅依靠課堂的教材來訓練參賽學生是不夠的,必須加入更多新的內容,如最新印刷操作工藝、安全知識、環保概念、心理素質等才能滿足比賽要求,才能取得好成績。因此,必須考慮課程綜合性,必須使用企業新工藝、新標準、新技術、新技能等來推動專業課程建設。
其次,促進實驗實訓設備的建設和投入,為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提供一定的物質保證。教育教學改革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對于專業教學來講,需要相應的教學設備作為支撐。目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以培養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標,而要培養這樣類型的人才,需要一定的專業實訓設備來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開展職業技能競賽,需要不斷引入和充分利用先進的實訓設備,這是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一個必要前提。
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對于師資隊伍建設的影響
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有顯著的推動作用。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為老師提供了一個檢驗教學的平臺,教師在參加大賽時可以擴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加實踐經驗,為以后的教學注入更多新的知識、新的技能、新的視野,可以跨地區的了解更多的專業信息;專業教師帶隊參賽,對教師今后的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明顯的,激烈的項目競爭與比賽結果充分體現了各個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核心技能的熟練程度,促使了各職業院校要有自己的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專業教師、兼職教師,特別是印刷企業一線崗位的高技能專家,共同組成教育教學團隊。因此,職業技能競賽能夠很好地促進“雙師素質”的師資隊伍和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的建設,滿足專業能力培養需要。
經過兩屆參加和指導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鍛煉,我校本專業迅速成長了一批技術精湛的教學骨干和優秀指導教師,成立了競賽指導小組,對技能競賽的主要內容技術走向和對職業學校技能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進行分析,捕捉指導教學改革的信息,然后轉化為教學項目加以推廣。目前本專業有兩名教師考取了2012印刷行業國家級競賽裁判員資格證書,保證了本專業訓教工作的順利開展。
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對于校企合作的影響
深化校企合作辦學,促進實訓基地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我院已經與義烏市13家印刷企業簽訂了合作培養學生協議,聘請企業的技術人員來學校講課輔導,增加師生對企業技能需求的了解;組織企業在職員工與學校學生進行校企聯合職業技能競賽,使行業企業更能了解當代職校生的能力與水平,吸收更多的學生到相關的緊缺崗位就業。2010年絲網技能大賽中我們院校得到了一等獎,得到了許多印刷及相關企業的認可。同時也使用人單位在人力資源利用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參賽選手、獲獎學校學生的追捧,特別是技能型緊缺人才的需求。許多行業、企業單位主動聯系我們院校,提出合作意向和實施項目,利用學校教學資源平臺,選拔優秀的專業畢業生。由此建立合作關系,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校外提供頂崗實習的基地。
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對于學生專業創業的影響
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不僅提供了一條選拔技能人才的道路,并且也帶動了部分地區印刷技能實訓基地的建立,對我國印刷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成長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受到義烏工商學院學生創業的影響,我們印刷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創業方面也走出了可喜的一步。2010的全國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絲網工種的5名獲獎學生均來自義烏工商學院機電信息分院印刷技術專業俱樂部,其中俞劍蘭同學因在該俱樂部中練就的嫻熟調墨技術獲得一等獎,他利用暑假時間,用絲網印制文化衫,一個暑假就可以把一年的學費掙回來。
2012年的印刷俱樂部除了打印、復印外,還承接海報、宣傳單、名片等的設計與印刷,還有個性T恤的絲網印刷、變色杯印制圖案的數字印刷等業務,俱樂部的學生更加清楚的理解了印刷技術這門專業,帶動了印刷技術專業的學生創業熱情。除此之外,有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在電子商務平臺上拼搏自己的創業之夢。
近幾年,隨著職業教育健康、快速地發展,越來越多的印刷職業院校意識到職業技能大賽在推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以及教學改革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印刷職業技能比賽中,事實證明,通過比賽既培養了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了其職業技能,有效地促進了其就業能力的提高。而且職業技能大賽對各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檢驗和考核的作用。通過職業技能比賽,可以發現職業教育中存在的有關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問題,促進了職業教育的改革。然而,目前?坪捅究频穆殬I技能大賽競賽內容一樣,沒有突出層次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區域選拔學生沒有統一的標準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細致討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