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王選慶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
 
http://www.hnckzkzs.com  2013-07-03 人民網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巡視員王選慶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

  【王選慶】:各位網友好。我是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王選慶,非常高興今天和各位網友就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有關情況進行交流。

  目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基礎相對比較薄弱

  [網友只是我們碰巧相愛]:能否請您介紹下目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現狀?突出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

  【王選慶】:再生資源這個行業在我們國家也是一個比較悠久的行業,在計劃經濟時期,全國就已經建立了各級的物資的再生利用,還有供銷合作社的廢舊物資回收兩大體系。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上也自然地形成了一大批回收的公司和個體,現在應該說是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充分競爭的格局。近年來在國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大的背景下,回收行業的規模不斷地擴大,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具有行業帶動性和示范性的龍頭企業,所以,總體發展態勢還是良好的。

  據有關行業協會統計,2012年國內廢舊商品的回收總量約1.6億噸,回收的總值大概是5413億人民幣,目前各類回收企業大概有10萬多家,從業人員將近2000萬人。2012年,廢鋼回收的大概是8400萬噸,廢紙漿占了紙漿總量的64%,也就是說紙漿總量的64%是來自于再生的紙漿。所以,再生資源已經成為我們工業生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材料的來源。這一行業在國民經濟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正在逐步地凸顯。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基礎目前來看還是相對比較薄弱,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里我主要羅列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社會重視程度還是不夠。社會普遍認為再生資源行業是傳統的所謂收破爛的,并沒有被作為公益性、基礎性和戰略性的產業來看待,所以應有的一些配套的法規、政策還不完善,比如說現在如果在社區內設立回收網點,目前阻力還是比較大,老百姓離不開它,一些廢品需要這些回收網點來回收,同時誰又不愿意把這些網點設在自己家門口。同時,目前配套的規劃支持也不夠,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行業規范應沒有完全形成一個體系。這是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

  二是部分的品種和部分區域回收還是比較滯后,F在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回收率比較高,因為它的價值量比較大,廢鋼鐵含兩年形勢好的時候能賣到3000塊錢一噸,廢銅大概是上萬塊錢一噸。但是,像廢玻璃、廢節能燈等等,這些由于價值量相對低,另外,廢節能燈的回收過程當中,還有污染等等問題,所以,回收的狀況不是特別理想。另外,從區域來看,和城市的回收體系相比,廣大的鄉村、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還有一些縣級城市,回收站點的覆蓋率還相對比較低,有待進一步地提高。

  三是目前拆解的規范化程度還不是很高。除了少數企業回收工藝和裝備比較先進,環境保護設施比較完善之外,大多數的企業和個體戶設備還是比較簡陋、技術比較落后,也缺乏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和操作規范;操作工人缺乏技術培訓,這樣造成比較大的問題,一個是環境污染,一個是本身對于這些操作工人來說,也面臨著由于污染造成的傷害。

  [網友海小棠]:商務部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引導機制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王選慶】:商務部作為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主管部門,近年來主要從建立工作機制、制定法規標準、構建回收網絡、加強宣傳引導等工作入手,不斷地完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引導機制,在防止城鄉環境污染、改善人居環境方面還是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是建立了工作機制。2011年,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等部門,起草并推動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完整的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的意見》(國辦發2011 49號)出臺,為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2012年,經國務院同意,批準成立了由商務部牽頭,22個單位組成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這一制度的建立為加快建立完整的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提供了一個新的工作平臺。這里我再說兩句,就是因為再生資源工作實際涉及到不同的環節,有回收環節,同時下面還有再利用的環節,同時又涉及很多的相關管理部門,所以,為了把大家的力量整合到一起,共同抓好這項工作,我們根據國務院的要求,建立了這樣一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二是制訂法規標準。近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制定并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的法規和規章,發布了一批與再生資源回收相關的標準,法規和標準體系也是初步建立起來,這也為回收體系的建設的制度化和標準化奠定了基礎。

  三是構建回收網絡。2006年開始,商務部開展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目前已有3批共90個城市被列入了試點,并且運用中央財政預算內資金和相關資金,加大對試點和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截至去年年底,中央財政已經支持了75個城市新建或者是改擴建了51550個網點、341個分揀中心。還有63個集散市場,同時我們支持了123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基地的建設。這個基地比分揀中心的規模更大一些,不光是分揀,還有拆解,更復雜的加工,在基地來進行。

  在相關政策體系的支持和回收行業廣大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再生回收行業在行業規模、回收體系、政策體系等方面還是取得了比較快的發展。

  一是回收模式不斷創新。一批龍頭企業依托或整合原有的網絡,深入社區、學校、機關及企事業單位,成為回收體系的主力軍;回收企業與生產企業積極對接,逐步探索和完善這種產業共生的模式;還有很多城市形成以回收站點為基礎,分揀中心為依托、集散市場或者區域性的基地為核心,點面結合、三位一體的再生資源的回收模式。

  二是行業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傳統的再生資源的回收分揀和處理工藝都得到了迅速提升,一些處理加工技術和裝備已經達到了世界的先進水平。比如說青島新天地集團,他們不光進行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的拆解,從中提取貴金屬、塑料,同時,他們還自己研制這種分揀的裝備,同樣的效果,價格比從日本、德國進口的要便宜至少一半以上。所以,應當說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三是再生資源回收的理念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現在廣大大學生、中小學生,都形成了這樣一個廢物的回收利用,垃圾分類的意識。

  再生資源回收工作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前提和基礎

  [網友真理埋在后花園]: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與發展循環經濟的關系是怎樣的?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貢獻又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選慶】:再生資源回收是資源循環利用的第一步,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只有把各類再生資源有效、及時地回收,才能夠形成“資源-產品-廢棄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發展模式,真正實現資源的有效循環?梢哉f再生資源回收工作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前提和基礎,回收環節能否抓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循環經濟發展的成敗。

  我這里也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目前統計的再生資源的回收率,比如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剛才我說它的回收率非常高,基本能夠達到96%以上。但是,比如說廢塑料,它的回收率只有29.6%,也就是不到30%,換句話說,如果你要對廢塑料進行循環再利用,我們現在也只是就這30%進行循環利用,其他還有70%就被廢棄掉了,沒有得到再利用。像廢紙,它的回收率我們統計現在也只有44.5%,廢輪胎只有47.3%,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只有23.3%,報廢汽車的回收率也只有29.6%。我們綜合來看這些主要的再生資源的平均的回收率大概59.3%,不到60%,這個意思就是說,只有60%回收的再生資源能夠得到循環利用,而剩下的40%多的就被廢棄了,所以,回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整個循環經濟的前提和基礎。

  同時再生資源回收工作又是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應當說,發展循環經濟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一個重大的戰略,我國也把節能環保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其中,再生資源回收也是重點工程之一。我國人口眾多,再生資源產生量也是巨大的,僅僅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一項每年我們至少大概就有8000萬臺左右的家電要淘汰。剛才我也說了,我們現在的利用率也只有23.3%,也就是說,還有四分之三以上都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這八千萬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相當于一座蘊藏量很大、品位很高的一座礦山,比如有色金屬、貴重金屬的品位比礦山的品位要高得多,所以如果能夠大幅度提高再生資源回收率和利用水平,實現從單純的依賴原生的資源,轉變為原生資源和再生資源并重,這對循環經濟的發展將能夠提供重要的保障。

  原生資源這一塊,實際上我們國家現在也是面臨著很大的壓力,我這里給大家提供一個數字,就是我國現在因為總體經濟發展方式還是比較粗放,所以,對能源、原材料這些原生資源是有很強的依賴性。比如說我國經濟總量現在是世界第二位,GDP占到世界10%左右,但是我們的能源消費卻占到了世界的20%。其中像煤炭、鋼鐵的消費我們占到了全球的一半,水泥占了60%,石油占了11%,我國能源的消費總量和美國現在是大體相當,但是我們的GDP只有美國的40%。我們的GDP和日本是大體相當,但是我們的能源消費卻是日本的近5倍。在一次能源消費當中,我們現在大概有12%是靠進口來支撐的,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是55%,天然氣依存度超過了16%,鐵礦石是在60%左右。其他像煤炭,我們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產國,但是現在也是凈進口國。所以,原生資源這一塊,應當說,我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再生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黨的十八大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提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我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概念就是要使我們人類的活動要和自然能夠和諧互動,要節約利用自然資源,積極保護生態,改變過去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而回收利用再生資源,與使用原生資源相比,可以大幅度地節約水、電、煤、油、運力、原生礦產,同時也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生產成本,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積極的意義。

  我們有過一個測算。比如我們每回收利用一噸的廢塑料,就可以獲得0.85噸的塑料原料,這相當于節約了3噸石油。利用1噸廢紙可以造紙0.8噸,所以,相當于節約了木材3立方米、電600千瓦、標準煤是1.2噸、水100立方,同時減少水污染35%;利用廢鋼鐵煉鋼、廢銅生產銅、廢鋁生產再生鋁,資源節約的效益更為可觀。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