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下稱“銀河紙業”),坐落在山東臨清市,是山東省六大紙業集團之一。近期,其仍與以往一樣,保持著70%以上的開工率。近6000名員工,大部分并未意識到這樣一家滿載榮譽的老牌國企,債務危機正在步步發酵。
6月21日,按慣例是各銀行流動性貸款的付息日。正如13家貸款行預期,這一天,銀河紙業未能如期付息。此前的6月5日,北京銀行5000萬到期貸款未能收回;6月20日,工行和華夏銀行分別有4000萬和3600萬貸款到期。此外,未能按期收回的還有交行兩筆近900萬的信用證貸款,及交銀租賃2205萬的租金。據統計,截至6月初,銀河紙業剩余未還銀行貸款約34億元(包括未到期貸款),未付融資租賃款6.8億元,共計40余億元。
在諸多債權人看來,銀河紙業之所以出現債務危機,主要是新股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下稱“中國誠通”)消極處理債務所致。但銀河紙業方面表示,目前企業承受的貸款利率偏高,只是希望銀行續貸并下調利率。
目前,13家銀行和2家金融租賃公司,聯合成立了維權工作小組。但在拒絕了中國誠通關于剝離銀河紙業優質資產和40%債務成立新公司的解決方案后,工作小組至今未能有機會與中國誠通再次協商。
中國誠通接手中冶紙業
銀河紙業原是中冶紙業集團(下稱“中冶紙業”)子公司,與中國誠通的淵源還要從今年初中冶紙業劃入中國誠通說起。
3月8日,中國冶金科工集團(下稱“中冶集團”)發布關于所屬中冶紙業資產重組公告稱,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同意將中冶紙業集團100%國有產權無償劃轉至中國誠通。
據審計報告,截至2012年末,中冶紙業資產總額194.1億元,負債總額186.41億元,所有者權益7.69億元。旗下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ST美利、銀河紙業、崍山紙業、美利漿紙等。
中國誠通則是經國務院國資委批準、擁有林漿紙生產、開發及利用主業的央企。
中冶紙業劃轉至中國誠通時,國資委改革局副局長劉文炳表示,中冶集團經營的紙業是非傳統主業;中國誠通是國資委的專業資產經營公司,紙業也是其主業,雙方整合能發揮出協同效應。
消息人士稱,中冶集團在轉讓中冶紙業時,還給了中國誠通48億現金作為解決中冶紙業債務負責的資本金;國資委還同意另給30億元,目前尚未到賬。
中冶紙業貸款逾期傳導鏈
中國誠通接手中冶紙業后,開始對其旗下*ST美利、美利紙漿等子公司債務進行整合。但主要財力是放在對*ST美利的債務剝離上。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3月15日,中冶紙業在民生銀行的1億元貸款出現逾期,緊接著3月30日,北京銀行貸給中冶紙業的1億貸款也未能收回。此外,中冶紙業子公司美利漿紙、崍山紙業也出現貸款逾期。
銀河紙業是中冶紙業主要的利潤來源。截至今年4月底,銀河紙業今年的銷售收入超9億元,稅前利潤5700萬,稅后凈利潤4300萬。
但6月5日,銀河紙業在北京銀行的5000萬貸款到期,無法如期歸還,出現首筆貸款逾期。隨后6月6日,北京銀行通過法律手段采取了凍結公司賬戶、查封資產等訴前保全。6月20日,工行和華夏銀行又分別有4000萬和3600萬貸款到期,亦未能收回。此間,交行兩筆近900萬的信用證貸款,及交銀租賃2205萬的租金也遭遇“逾期”。
6月21日,按慣例是各銀行流動性貸款的付息日,銀河紙業最終未能按期付息。
至此,銀河紙業債務危機全面爆發。據統計,截至6月初,銀河紙業剩余未還銀行貸款約34億元,剩未付融資租賃款6.8億元,共計40余億元。其中包括多筆2013年3月后發放的貸款,亦有多筆年內到期。
中國誠通被指消極避債
作為山東省六大紙業集團之一、中冶紙業骨干企業的銀河紙業,遭遇債務危機,讓十幾家債權人深感意外。
一位4月份還給銀河紙業放款的金融機構項目負責人表示,貸款時考慮到銀河紙業現金流一向還不錯,加上央企新股東背景,并未考慮到債務重組的風險,曾以為即便中國誠通對中冶紙業債務重組,也不會放棄銀河紙業。
在這些債權人看來,銀河紙業債務危機的爆發主要原因在于中國誠通對銀河紙業債務的消極處理措施。但銀河紙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誠通并非消極避債,只是認為在造紙業不景氣情況下,目前銀河紙業承擔的基準利率上浮20%的貸款利率偏高,希望銀行續貸并下調利率。
但上述消息人士透露,自3月中冶紙業貸款開始出現逾期,一些中冶紙業作為擔保方的銀河紙業債權銀行便開始要求新股東中國誠通追加擔保,卻遭其拒絕。由此,銀行拒絕再為銀河紙業提供新的流動性貸款。
銀河紙業供應商在聽聞其股東開始出現逾期貸款后,則紛紛追加應付款比例,這進一步加劇了銀河紙業現金流的緊張。
更讓債權人不解的是,6月6日,北京銀行凍結銀河紙業公司賬戶后發現,公司賬戶現金已所剩不多,而此前工廠一直保持著70%以上的開工率,還并未受到債務影響。
“我們聽說中國誠通早就把銀河紙業的銷售回款控制起來了,不進入公司賬戶,公司的原材料也是由中國誠通買,企業只能直接拿到貨。甚至公司員工的工資都由中國誠通派發!币晃幌⑷耸空f。
但上述銀河紙業相關負責人否認了這一說法,其稱,因為公司賬戶被北京銀行凍結,所以只能走其他賬戶。
中冶紙業劃入中國誠通后,銀河紙業總經理和財務總監均來自中國誠通其他下屬子公司。
此外,5月底,已對中冶紙業逾期貸款采取法律手段的部分銀行,發現中國誠通早在3月就將中冶紙業持有的美利紙業和銀河紙業的股權做了凍結,進一步加大了債權人追索的難度。
為此,15家金融機構在當地市政府、銀監局、人民銀行參與下,成立了維權工作小組,與中國誠通溝通。
6月3日,中國誠通就此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即成立一家新公司中國誠通銀河紙業,將原來銀河紙業的資產和40%的債務注入新公司,職工人數裁至2000多人,原銀河紙業成為新公司的子公司,承擔原有的60%的負債以及包袱。同時向銀行提出續貸且實行下浮30%優惠利率。
這一方案遭到15家金融機構的反對,但自此,維權工作小組未能有機會與中國誠通再次協商,銀河紙業債務危機進一步發酵。
上述債權銀行項目負責人表示,如果中國誠通遲遲沒有回應,銀行就只能采取法律手段凍結查封銀河紙業資產,公司也因此或將面臨破產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