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森林碳匯交易:拉動全市經濟的新增長點
 
http://www.hnckzkzs.com  2013-04-22 伊春日報

  森林生態系統在保障我國“糧倉”的安全以及維持河流水系及其流域的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森林的固碳功能越來越受到關注。

  2005年2月16日,旨在限制世界發達國家CO2排放量,維持全球生態平衡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同年,國家林業局已為此專門成立了碳匯管理辦公室。當時,市委、市政府就敏銳地認識到,《京都議定書》的碳匯項目(發達國家出資金、出技術在發展中國家建設碳匯項目,其目的就是能夠得到經過認證的森林所吸收CO2的數量,來作為自己承諾減排的CO2指標,而被認證的森林的林地、林木所有權則歸發展中國家。)正在催生一個巨大市場,為今后林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籌資渠道。不僅標志著林業生態功能在經濟上逐步得到了國際社會承認,也標志著林業的生態服務可以通過貿易獲取回報時代的到來,更能促進林業在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加強。

  “碳匯”于1992年正式出現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之中,是指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碳匯不僅僅包含了大家所熟知的林業碳匯,還有海洋碳匯,草原碳匯、農業碳匯等,只要能夠從大氣中消除二氧化碳,都能夠將其囊括在“碳匯”行列。森林碳匯交易,就是在國與國或國內部分省市區之間,建立高排放地區出錢向低碳林區購買碳匯指標,并以此抵消其部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種途徑,通過市場機制達到間接減排的效果,實現森林生態價值補償,使行為人的權利與義務得到統一。它發揮現有森林的生態功能,將森林每年的固碳量轉變為具體的固碳指標,通過市場機制將企業生產減排和森林生態保護融合起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開展森林碳匯交易 優勢得天獨厚

  優勢一:伊春林區多年來秉持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經濟社會不僅取得了長足進步,也為國家積累了巨大的綠色資本。其400萬公頃林地是一個巨大的“碳儲庫”。據2010年中國林科院評估報告顯示:我市的森林和濕地資產總價值為1.26萬億元;每年提供的物質產品總價值為320.29億元,生態服務總價值為1433.03億元;每年釋放氧氣量為1029.55萬噸,釋放氧氣的價值為每年38.61億元;固碳總量達到12.3億噸,固碳服務價值達到36億元;從這個層面上講伊春就是我國的“碳匯之鄉”。

  優勢二:我市具有較好的營林基礎設施和豐富的營林管理經驗。全市現年總產苗量3.4億株,成苗0.9億株,種子儲備能力達到420萬斤;多年來,林區廣大科技工作者結合生產實際,開展了“落葉松種源試驗”、“紅松育苗技術研究”、“物候氣象技術”、“伊春林區森林病蟲害發生綜合防治意見”等160多個項目的研究和推廣。共防治森林病蟲鼠害面積117萬畝,占發生森林病蟲鼠害面積的95%以上。為碳匯項目建設提供了必要條件。

  優勢三:全市民有林發展已形成一定規模。我市于2001年制定下發了《發展非公有制林業試點工作方案及實驗細則》,制定了全林區發展民有林規劃,使民有林發展步入了規范管理、健康發展的軌道。目前,全市已發展民有林7萬多公頃,為外來投資造林的管理提供了良好氛圍。

  優勢四:我市有強有力的森林資源保護措施。破壞森林資源的各種違法違紀行為受到重創,林區上下形成了保護森林資源的濃厚氛圍,為碳匯項目建設提供了安全保障。

  優勢五:伊春林區是國家優秀的生態旅游城市。近兩年相繼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并被授予“綠色伊春”榮譽稱號。為碳匯項目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實施林業碳匯項目促進 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

  在全球,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減緩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有兩類:一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源,二是增加溫室氣體的吸收匯,而第二種方式就是增加碳匯。實施造林和森林經營管理等林業碳匯項目,增加森林碳匯量是世界公認的經濟而有效的緩解大氣中二氧化碳上升過快的辦法。研究顯示,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蓄積量,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放出1.62噸氧氣。成熟森林的土壤有機碳持續增加,具有較大的碳匯功能。通常可以通過推動使用再生能源和植樹造林等方式,來實現碳中和。這個過程就涉及了“碳匯交易”。

  市資源林政局碳匯辦負責人說:

  開展森林碳匯交易,有利于增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人人有責、企業有責、社會有責的意識,促進能源結構的快速調整,促進高耗能企業技術改進和效能的提高,推動低碳經濟時代加速到來;可以揭示保護環境和植樹造林是需要成本和投入的事業,將使未來在全球碳交易價值鏈中處于更加有利的位置;既可以遏制世界森林資源的快速消耗,又實現了減排的目的,將傳統的造林與保護統一起來,使森林的生態功能得到認可和發揮。

  實施碳匯項目,有助于林業發展的機制創新,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市是國家重點林區,資原優勢明顯,自然條件適宜,積極參與國際碳匯市場,爭取更多的國際資金和技術支援,特別是引進先進的森林經營管理理念,是建設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經濟區、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施行碳匯交易制度,工業發達地區可以到森林面積大的地區,國家重要的納碳貯碳基地,比如我市來訂購碳排放指標,由我市來組織造林和森林撫育并進行有效管理,通過讓這里的森林長得更好、更快,來增加碳匯,抵消這些地區的排放。這樣就既能讓發展條件好的地區集中精力加快發展,又能讓低碳城市得到發展中的實惠,達到平衡,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建立森林碳匯交易市場 完善相關制度機制

  森林碳匯交易作為全市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應加強宣傳和培訓,普及林業碳匯知識。通過政府引導,組織新聞媒體,大力開展碳匯與碳中和(“碳中和”就是透過植樹等方式把排放量吸收掉,以達到環保的目的。)相關的活動,普及林業碳匯與碳中和等相關知識,讓碳匯深入人心,吸引更多的企業、團體、組織或個人志愿參與到林業碳匯產業發展的行列中來。應有針對性地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媒體機構開展碳匯知識培訓,促使培訓對象深入了解林業碳匯與碳中和相關的理論和方法,推進區域性林業碳匯試點有序開展。

  ——應盡快建立森林碳匯交易市場。我市已完成了生態價值評估,擁有巨大的現實吸碳固碳能力和巨大的增匯潛力。應開展建立森林碳匯交易市場的試點,待先行試驗示范取得成功經驗后,再逐步擴大推廣。

  ——應明確林業碳匯的項目種類。通過造林、退化生態系統恢復、建立農林復合系統、加強森林可持續管理等措施,可增強陸地碳吸收量;通過減少毀林、改進采伐作業措施、提高木材利用效率以及更有效的控制森林災害,可減少陸地碳排放量。所以,根據我國土地使用、土地使用的變化和加快林業發展的有關政策規定,可將區域林業碳匯試點的項目種類分為造林再造林項目、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的排放項目以及森林管理項目。

  ——應建立區域碳匯交易制度。我市已建立了生態價值評估制度,可以科學地評價排放量,碳匯量等相關數據,這是建立碳匯交易制度的前提。通過制度推動有減排需求的地區到碳匯市場購買碳匯指標,保障有碳匯指標的地區可以通過交易市場賣出相應的指標,通過制度的建立實現森林碳匯功能與節能減排的融合。最終使森林得以更好地保護,生態效益得到最大發揮,促進生態保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應完善區域碳匯相關評估、考核機制。應綜合考慮地區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因素,包括地理、人口、環境、氣候等,根據以上因素設定不同級別的排放指標,這樣在控制排放量的前提下保障了經濟發展,實現了經濟和生態共贏,實現了可持續發展,也實現了區域碳匯交易的目標。

  ——應在我市成立林權交易所。中國林業產權交易所是國內唯一從事全國林業要素與資源的綜合性交易和服務機構,目前,已在成都注冊成立了控股子公司中林所西南林權交易所。在我市開展林業碳匯以及金融服務工作,首先要爭取注冊成立中國林業產權交易所控股子公司伊春林業產權交易所。林權交易所可申請國家林業局區域碳權交易試點地區,并協助相關部門為森林碳匯交易提供市場化解決方案。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