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太湖暗藏大污染源 微利企業違法排污嚴重影響居民飲水安全
 
http://www.hnckzkzs.com  2013-04-15 中華工商時報

  4月初,浙江臨安市讀者向本報反映,位于該市天目山太湖源水系上游的部分工業企業違法排放工業污水和廢氣,造成流經水域和空氣污染,嚴重影響了水系流域內居民的生活飲水等安全。

  太湖源鎮位于臨安天目山南麓,距杭州市區50公里,素有"小九寨溝"之稱。然而,在綠水青山環抱之下,造紙、電鍍、紡織、照明、化工等企業暗藏其中。這些企業規模不大,產生的工業污水和廢氣卻不少。

  據臨安太湖源鎮浪口村村民介紹,太湖源鎮水源的污染由來已久,近年來尤為嚴重。浪口村村口的南苕溪幾年前還能見到活魚,如今南苕溪局部水流已呈深綠色,溪中的魚兒已不見蹤影。本報記者在現場感覺到,青山綠水間的空氣并不清新,有刺鼻的異味。

  記者了解到,太湖源鎮位于苕溪上游,為重要水源地,向北一路延伸至湖州,由湖州入太湖;另一路延伸至杭州,由杭州入錢塘江。太湖源頭的污水排放和治理,直接影響浙江北部、江蘇南部的水系水質。

  2011年6月5日,杭州余杭區曾發生過苕溪水污染事件,緣由為臨安青山工業園區企業違法排污,導致余杭和杭州城北的水廠5天無法取水,成為這一區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飲用水危機事件。

  據本報記者現場觀察,苕溪上游的飲用水源周邊,有電鍍、化工等企業的工業污染;另有礦山開采、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等,也是"水安全"的隱患。

  小企業造成大污染

  臨安太湖源為峽谷地形,道路兩側有不少企業散落于村莊之中。

  據太湖源浪口村村民介紹,位于東天目山腳、水流上游的兩家企業的排污問題尤為嚴重:一家是杭州臨安天倫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另一家是浙江天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據了解,"天倫企業"成立于1994年,主要經營范圍為五金制造、電鍍加工。"天松新材料"創始于1990年,主要從事粉末涂料用聚酯樹脂的研發與應用,2010年1月由某上市公司投資控股。

  當地村民說,此前已經向"天倫企業"多次反映過污水排放的問題,"天倫企業"也表示會將污水運走,但村民仍發現該企業會在半夜將污水"偷排"至附近溪流中。因違規排污,"天倫企業"已被環保部門處罰過多次,并要求整改。

  天倫企業并非沒有污水處理設施,但因企業效益低,污水處理的費用還抵不過經營收入。浪口村村民告訴記者,"天倫企業的污水處理池是做給環保部門看的。"記者發現,天倫企業沿途溪流兩側靠近水源的植被大多枯黃至死,而遠離溪水的植被則正常生長。"天倫排放的污水,影響到下游田村、青云、浪口、溪口等六七個村數萬名百姓的飲水。去年夏天我們村里有人下水嬉戲,結果皮膚紅癢,醫生說是水污染的原因。"天倫企業與浪口村相距數公里,可見水污染的危害。

  據臨安市環保局副局長金輝介紹,去年,杭州市對天倫企業做了一次環境監察,臨安市也查了一次,對該企業的兩次監察共計罰款50萬元,并對違規操作的工作人員采取了行政拘留措施。"這個企業污水處理設施是在運行的,但設計能力和生產能力不匹配,導致廢水溢出來。"據金輝介紹,天倫企業目前仍然處在整改期間,允許"試生產"。

  村民反映,盡管經過一系列的罰款、整改等措施,但污染問題并沒有得到最終解決。這些企業大多是規模較小的化工、電鍍企業。像天倫企業一年的稅收只有幾萬元,但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卻難以估算。

  地方治污存在三大難題

  事實上,臨安市環保局在治污方面一直在想辦法,比如對轄區內的28家電鍍企業采取關閉、合并、整治等措施。目前,臨安市環保局已關閉了其中8家電鍍廠,并對另外8家電鍍廠進行合并,整合成1家,以整合生產資源,減少污染排放。

  同時,臨安市環保局還計劃通過"規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三個一批"手段,逐步減低污染企業在當地所占比重,減輕排污造成的影響。

  臨安環保局金輝副局長透露,對居民反映污染嚴重的天倫企業,也已在2012年2月份將該企業的搬遷方案發給太湖源鎮,由鎮政府提交方案。希望能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將此類企業外遷。

  金副局長表示,地方治污眼下凸顯三大難題。

  難題一:企業產能增加導致排污量上升。

  據了解,天倫企業原來是手工生產線,生產能力不高,到上世紀90年代升級成半自動生產線,最近五六年,再次升級,改成全自動生產線。生產能力的增加直接導致排污量上升,而原來的污水處理能力跟不上產量的增加。不少企業與天倫企業情況相似。

  難題二:整改難見成效

  盡管臨安市已對轄區內多家污染企業多次采取整改措施,但整改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原因在于電鍍企業、化工企業所屬的行業均屬高污染行業,無論怎樣整改,都無法排除由電鍍企業帶來的重金屬污染和由化工企業帶來的廢料、廢氣、工業冷卻水污染。行業屬性不改變、經濟結構不改變,整治只是治標不治本。

  難題三:搬遷難覓土地

  據金副局長介紹,去年給到臨安市的工業用地土地指標是900多畝,這900多畝土地指標中,有56%的土地在規劃中要用來建科技城,剩下的土地才被用來安置其他企業。由于土地指標緊張,這些高污染企業有心搬遷也難覓土地。

  浪口村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希望政府部門的監管措施能保持長效,把造成污染的企業盡快搬出該地區,從而保障天目溪、苕溪沿岸村民的用水安全。

  "運動式的治污肯定不行。政府應該從長計議,從區域功能定位、產業結構調整的角度,來治理環境污染。"金輝說。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