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事項即將進入實質操作階段,山鷹紙業的股東卻選擇悄然離場。因此,山鷹紙業在上周二的一筆4200萬股的巨額交易,成為當周滬深兩市大宗平臺上的最大亮點。賣出席位為華泰證券上海國賓路營業部,而接盤方來自華西證券杭州學院路營業部。交易價格為2.71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折價3.9%。
山鷹紙業近期不斷傳出重組消息。繼大股東股權轉讓事宜在3月中旬獲國資委批復同意后,3月29日重組及股權轉讓方案再獲股東大會的高票通過。
根據重組草案,山鷹紙業擬采用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向泰盛實業、吉順投資、泰安投資、眾誠投資、速豐投資及吳麗萍等25名自然人購買其擁有的吉安集團100%股權。并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金額不超過本次交易總金額的25%,所募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同時,泰盛實業還將以2.6億元的現金購買山鷹集團持有的1.19億存量股份,占其總股本的7.5%。重組完成后,吉安集團將實現借殼上市。
那么,是誰在黎明來臨前選擇離場?最新年報顯示,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僅山鷹集團及林彬彬的持股數超過4200萬股。由于山鷹集團的股權轉讓方案尚在推進之中,近期轉讓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上述股份出自自然人林彬彬之手為大概率事件。而上述大宗交易股份數與林彬彬的持股數亦完全一致。
資料顯示,林彬彬于2011年借山鷹紙業的定向增發進駐公司,入股成本4.8元/股,買入股份數為2000萬股。2012年公司實施10轉11后,林彬彬的持股數增至4200萬股,成本降至2.3元。由此推算,林彬彬在此交易中錄得收益1722萬元,收益率近18%。
林彬彬為何提前出走?或與吉安集團業績快速“變臉”不無關系。預案顯示,2012年1-9月吉安集團的凈利潤為7591萬元,但在最新發布的草案中,這一數據陡降至1076萬元。公司稱,在三季度末對美國Chung Nam LLC公司的訴訟計提逾1800萬美元的預計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