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省聊城市發展改革委消息,2012年,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秸稈清潔制漿及其廢液肥料資源化利用新技術” 榮獲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是目前造紙行業最高獎項,已列入《國家鼓勵的循環經濟技術、工藝和設備名錄(第一批)》。
據了解,泉林紙業是以秸稈制漿造紙為核心的大型集團化企業,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建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制漿造紙工程實驗室,并與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美國北卡萊羅納州立大學等國內外眾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關系,致力于秸稈清潔制漿造紙循環經濟的研究與開發。近年來,該公司在秸稈清潔制漿造紙循環經濟發展方面已累計申報專利190項(149項授權專利,119項授權發明專利),并形成了“秸稈清潔制漿新技術”、“環保型秸稈本色漿制品技術”、“秸稈制漿廢液生產木素有機肥技術”、“本色麥草漿清潔制漿技術”四項國際領先技術成果。多年來,該公司依靠技術創新,發展循環經濟,增強了企業的綜合實力,推動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公司獨創的清潔制漿技術無漂白工段,相比傳統漂白草漿節能、節水,生產成本比傳統漂白草漿低1500元/噸;本色文化紙和生活用紙生產中不添加增白劑,紙張本身和水體不會受增白劑產生的有毒、有害影響,并且比白色紙噸紙節約成本70元。
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公司秸稈收儲體系的建設帶動了倉儲運輸業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泉林有機肥將秸稈中的鉀及有機質充分回用,對農作物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本色系列產品具有環保、健康、綠色等特點,本色餐盒和生活用紙產品成功入選 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產品,對引導市場綠色消費新理念具有積極作用。
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效益。公司采用微過濾+物化沉淀+復合式化學曝氣池+厭氧流化床+好氧生化+氧化塘+深度處理新技術,污水處理效果穩定,外排廢水COD濃度控制在40mg/L以下,優于國家90mg/L和山東省60mg/L的排放標準,在公司的人工濕地和外排水流經地,水體清澈透明,水生植物生長茂盛,多種水鳥和野生魚類在這里棲息繁衍,形成了一道亮麗的水域生態景觀。
記者了解到,2011年該公司秸稈清潔制漿造紙“泉林模式”就成為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的60個“國家循環經濟典型模式案例”之一,并在2012年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評定為“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依托技術創新,泉林紙業不僅取得了秸稈清潔制漿新技術的重大突破,解決了傳統秸稈制漿水耗高、能耗高、污染嚴重等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泉林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還賦予了秸稈造紙行業新的時代內涵,在秸稈綜合利用領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對推進我國造紙行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行業轉型升級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