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各級黨委、政府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推進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抓手,完善政策,健全服務,加強扶持,推動了林下經濟的健康發展。2012年,全省利用退耕還林地和承包林地栽植各類經濟林果樹120萬畝,發展林下種草110.83萬畝,林下種藥材14.74萬畝,林下養雞826.2萬隻,林下養蜂4.11萬箱,林區特種養殖3.56萬頭(隻),開發生態旅游景點137處,興辦農家樂和森林人家1200戶,實現林下經濟產值30億元以上。預計2013年林下經濟產值達到45億元。
一是周密部署。在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明晰產權、承包到戶主體改革后,省委、省政府及時召開全省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工作總結暨全面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工作電視電話動員會議,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制定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意見》和《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對綜合配套改革和林下經濟發展作了全面部署安排。
二是制定規劃。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全面分析自然資源、林下經濟現狀和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省政府制定了《全省林下經濟“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了全省林下經濟5年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產業布局、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各市(州)和縣(市、區)按照省上的規劃,分別編制了各自的發展規劃。
三是政策扶持。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發改委、財政廳等16個部門《關于促進集體林權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和林下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了42條扶持林下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都結合實際研究提出了扶持林下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措施,激發和調動廣大農民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
四是典型引路。通過領導抓點,對口幫扶,加強指導,集中扶持,培育和樹立了一批發展林下經濟的典型。省委、省政府及時在涇川縣召開全省集體林權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和林下經濟發展工作現場會議,大力總結推廣平涼市、隴南市、涇川縣、康縣、會寧縣、臨澤縣的做法和經驗,以點帶面,影響和帶動全省林下經濟發展。
五是龍頭帶動。通過加強培育和招商引資,建成各類林下經濟產品加工企業149個,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和能人大戶帶動、廣大農戶積極參與的林下經濟發展格局。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森林生態旅游、產品加工為主的林下經濟得到較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