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近日通報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專項執法檢查情況,對存在問題的88家環評機構分別提出處理意見,并對49名向環評機構出借個人證書、主持編制的環評文件質量較差、超越專業類別從業的人員給予通報批評。
2012年6月到10月,環保部對全國501家環評機構的資質人員和質量情況進行現場抽查,發現部分機構存在環評質量審核體系不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環評專職技術人員管理不符合要求和環評文件編制質量較差等問題,全國501家的環評機構中有88家被查處了上述問題,處罰也隨之到來。
最嚴重的處罰是取消了泉州市天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和重慶市渝北區空港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的建設項目環評資質,原因是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因為相同的原因,包括中國恩菲工程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科學技術咨詢中心責令限期整改6個月。此外因為項目承接質量審核和資料歸檔等內部管理不規范的問題,54家環評機構被責令進行內部整改,其中不乏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大牌環評單位。另外因為違規開展業務或者借用外單位人員主持編制的環評文件質量較差等問題26家環評機構被通報批評,此外對于個人環保部還對49名向環評機構出借個人證書或者主持編制環評文件質量加差,超過專業類別從業人員給予了通報的批評,并將他們的有關情況記入信用的檔案,環保部還在他的官方網站上公開了這些違規環評機構以及環評人員的名單。
環評機構的主要職責是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或措施并出具環評報告,根據我國環評法的規定,一份環評報告要包括建設項目的概況以及周圍環境現狀,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分析和評估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經濟損益分析以及環評機構對于建設項目實施環境自測的建議,涉及水土保持建設的項目還必須要有水行政部門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之后水土保持方案才可以。
一份規范的環評報告出爐必須經過建設項目相對應類別環評機構通過專業人員進行現場多方面評測,出具環評報告之后再由環保部門審批公示在網上之后由專家來評審。目前我國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不夠公開,缺乏足夠的社會公眾參與,再加上專業人才的緊缺讓不少環評機構在做環評項目評測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時間,很多需要花兩年時間的環評甚至可能在兩天之內就完成了,另外環評報告的審批過程不少也流于形式,這些因素都讓不少環評機構環評報告出現了注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