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紙業歷經從未遇到的深層次困難以及新的市場環境和行業退出風波的影響,深思熟慮,確定“十二五”發展的十六字指導思想,即:能大則大、能強則強、能特則特、能新則新。著力抓好精神狀態,解決好企業家的信心問題;在堅持創新驅動中發展,推動行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項目建設推動轉型升級,實現河北紙業又快又好發展。
1、河北省造紙工業的基本情況
1.12011年行業運行情況
2011年河北省造紙行業進入統計的企業120家,比上年同期149家減少了29家。企業進入統計的個數減少,但產量卻增加了,說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初步效果在顯現。2011年河北省機制紙及紙板的產量為401萬噸,比上年的371萬噸增加30萬噸,增長8%。產業集中度在提高,是河北紙業歷史上最高年份。主營業務收入累計22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75億元增長29.50%,成效比較明顯。實現利稅25.5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6.8億元增長51.78%,也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實現利潤15.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1.04億元增長43.11%,也是近幾年所沒有的。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是中國紙業步入超時代發展的年份,也是行業供略大于求的年份。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因素增多,行業面臨經濟增長下行和物價上漲壓力,部分企業克服了生產經營困難以及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考驗。但是河北紙業自己和自己比,不論從產量上分析,還是從主營業務收入看,以及從利稅實現情況和利潤完成情況分析,均是歷史上最好的年份。應該說我們已看到了紙業發展的空間和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1.2河北紙業運行的主要特點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上項目、投產項目、核準備案項目明顯增多;二是外資的利用結構、發展環境、對紙業的投資信心發生了明顯變化;三是河北造紙對發展行業的信心明顯增強;四是由原來的行業數量主導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有了明顯進步;五是符合河北造紙自身發展模式和內生增長的形勢發生明顯變化。
1.3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從產量上分析差距較大。在全國年產量100萬噸以上的16個省份中,河北占第7位,下降了1位,與前5位的山東、廣東、浙江、江蘇、河南的產量差距較大。中國紙業30強企業中,只有保定三聯入圍,站隊最后1位。由于造紙行業環保是總量控制,基數比較低,環境容量較小,發展空間不容樂觀。
其次,主營業務收入差距較大。按照大、中、小企業劃分的標準,2010年入統的3724家企業中,大中型造紙企業421家,占11.31%;小型企業3303家,占88.69%。主營業務收入方面,大中型企業占67.24%,小型企業占32.76%。主要產品的新增產量中,骨干企業已占總量的83%。由此可以看出,轉型升級的重頭戲在小企業,調整結構的任務相當艱巨。
再次,市場份額逐年縮小。2011年河北企業只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呈逐年下降和下滑趨勢,處于落伍的狀態,在行業中明顯失去了話語權。撐起河北造紙的脊梁,關鍵在市場,市場是不留情的,占有率確定行業的定位,市場不會給份額較小的人,紙業發展任重而道遠。
四是裝備水平和能力差距較大。實事求是地講,我們的裝備水平,偏老、偏低,處于中低端水平,應淘汰的設備還占相當一部分比例,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艱巨。
五是從行業發展的理念上看,差距較大。主要是保守不開放,沒有敢當人先的勇氣。在中國紙業快速發展的時期,河北沒有抓住有利時機反而退步了,這種復雜的形式和局面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由此看來,河北省造紙工業既不是大省,也不是強省,眼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堅信“十二五”時期會有明顯的變化。
2、重新審視河北造紙工業的發展之路,全面落實“十二五”發展規劃
2011年12月3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林業局聯合發布了《造紙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備受造紙及相關行業的關注。《規劃》回顧了我國造紙工業在“十一五”發展中取得的主要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深刻分析了“十二五”時期我國造紙工業面臨的形勢,明確了推進造紙工業發展堅持的主題、主線和目標,提出了推動造紙工業“十二五”發展的主要任務和一系列舉措。應該說,“十二五”是造紙工業實現承上啟下、創新驅動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全面提升造紙行業整體素質、推動造紙行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時期。
“十一五”是中國紙業快速發展的時段,由2006年的6000萬噸增長到2010年1.035億噸,增速明顯、增長較快。而河北省“十一五”面臨世界金融危機和河北省造紙行業退出的嚴重影響(編者注:2008年,為保護環境解決污染問題,河北某主要領導提出紙業退出的觀點,在行業內產生了較大的震動)。“十一五”期間,只增長了1萬噸紙,可以說河北造紙工業在“十一五”期間,是在遲到中艱難發展,在早退中艱難前行,在曠課中艱難上臺階;仡櫋笆晃濉薄⒖偨Y“十一五”,河北省紙業已錯過了快速發展的大好機遇!笆濉比绾无k,我們一定要重新審視河北紙業的發展之路,結合河北實際,落實好“十二五”造紙工業發展規劃,不能總是遲到、早退、曠課。
2.1關于河北造紙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行業發展從未遇到、從未經歷過的深層次困難以及新的市場環境和游戲規則,正把造紙行業推進到一個危險且很難預知的新時代,結合河北紙業前十年造紙工業發展的狀況及現在的發展環境來考慮,確定河北造紙工業“十二五”十六個字發展指導思想,即:能大則大、能強則強、能特則特、能新則新。實事求是的發展,腳踏實地的發展,按河北的具體情況發展。
2.2關于河北紙業的發展模式
大家都知道,造紙工業的發展存在五大困擾:一是經濟增長下行、需求乏力的困擾;二是發展環境約束和行業退出的影響和困擾;三是融資渠道不暢貸款難的困擾;四是產品市場雷同、同質化競爭的困擾;五是環境總量控制、產量小、基數較低的困擾。河北的發展模式有:河北華泰、河北永新、唐山國泰的規模型發展模式;保定三聯、金鵬、豐滿、興昌滾動型發展模式;東升、達億、港興、成功紙業的包裝用紙和生活用紙發展模式;宣化國美、柏鄉東大、保定興冀的特種紙發展模式。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而定。
2.3關于河北紙業發展的目標
按照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要求,全國紙業消費量到2015年達到11500萬噸,比2010年增長46%,紙及紙板產能為13000萬噸左右,總產量11600萬噸,年平均增長4.6%。
規劃制定的要合理、要科學、要實際、要符合地域發展特性。應該說要充分考慮到不穩定、不確定、不可持續的影響,在發展的目標上慎重考慮,觀念一定要從過去的數量主導型向現在的質量效益型轉變。從能耗型、資源型、密級型轉變為可持續發展型,正確處理好數量和效益的關系。我們的目標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走質量效益型之路,走河北紙業發展特點之路。
2.4關于原料結構的調整
《規劃》確定了我國造紙工業以廢紙纖維、木纖維為主,合理利用非木纖維的原料結構路線。廢紙、木漿為主要原料,是河北紙業的顯著特點,是重頭戲,約占95%以上。木漿自產河北省是空白,林紙一體化步伐緩慢;非木纖維目前除一家生產外,其余的基本上已停產或轉產。河北省是非木纖維大省,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河北省也是板材業最大的省份,但沒有一個木漿廠,所以原料結構急待調整!笆濉睍r期如何突破、怎樣突破,要認真地分析研究。可喜的是,利用“水解法”非木纖維制漿,已通過中試,目前準備進行工業化生產;邢臺市廣宗縣河北新能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正在謀劃林紙一體化項目。希望河北在“十二五”期間原料結構調整有所突破,更加合理。
2.5關于優化企業結構
在經濟增長下行的大環境下,企業面臨著需求結構和營銷模式的變化,進一步加劇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格局。企業的成長動力,有待由擴能發展的驅動逐步調整為轉變增長方式、理性投資、更加注重市場需求變化和運營效率,應該扎實推進兼并重組,調整企業的規模結構,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重點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做強做大,提高市場競爭力,逐步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扶持現有較好業績和發展潛質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使企業沿著可持續的道路前行。
3、河北紙業發展應該把握好的幾個問題
在當前情況下,把穩中求進作為工作的總基調和工作方針,要認真把握、深刻領會,充分認識制約河北省造紙工業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如結構不夠合理,創新能力不夠強,大集團不夠多,裝備雖有改進但還比較落后,節能降耗、環保壓力仍然很突出,產品的競爭力還不夠強等等。需要我們行業和紙業人保持清醒頭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河北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主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3.1著力抓好精神狀態,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
河北省委要求實現“三個一”的工作目標,即一個好的精神狀態,一個好的工作作風,一個好的工作業績。我們造紙行業要著力抓好精神狀態,應解決的問題是企業家的信心問題,外部環境對紙業的信心問題,行業對行業的信心問題,干造紙發展造紙的信心問題。一路走來,大家都知道這個產業很難,企業家難、行業協會難、政府也難,做造紙的也難,省政府差一點做出全行業退出的決定。
但是造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產業,是必須發展的產業?朔y,解決信心和精神狀態是當務之急,信心、狀態比什么都重要。企業家是紙業改革開放培育出來的精英,是納稅的主要責任人,不能挫傷他們的積極性,不能傷害他們的感情。如果那樣,實體經濟就無從談起,造紙工業就無從談起。針對此問題要下決心著力抓好精神狀態,增強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和坐不住的責任感,把工作的成效體現在事情的辦成上,體現在發展的成果上,體現在和諧穩定上,體現在真正實績上。
3.2著力抓好持續學習,實現由量到質的跨越
學習問題是一個經常談的老問題,也是一個新問題,無數的實事表明學和不學大不一樣,持續學習和偶爾學習不一樣,終生學習和一時學習不一樣。時代發展在變化,發展方式在變化,發展理念在變化,發展形勢在變化,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就是要持續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當前應主要解決五個能力,即企業發展戰略謀劃能力,適應市場需求的應變能力,技術改造的創新驅動能力,資源共享整合的凝聚能力和經濟下行與物價上漲的對策能力。實踐證明,堅持持續學習結果不一樣。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中,抓緊時間繼續學習、持續學習、終生學習,來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才能發現新規律,更新知識結構和層面,打造學習型團隊,塑造知識型員工。建立學習長效機制,創造學習型企業,學會用明天的視角做好今天的工作,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實里做,往細里做,擁抱時代、擁抱變化,自身也不斷的蛻變,永葆發展動力,立于不敗之地。
3.3著力抓好創新驅動,實現由量到質的目標
造紙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比較薄弱,產、學、研沒有形成有機整體,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不足,在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上缺乏自主創新的產業化重大成果。中國科技創新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到2020年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建設創新型企業,傳統產業要創新改造,堅持創新驅動、創新發展。紙業戰略專家郭永新同志曾提出造紙工業存在四個一樣,即裝備水平一樣、原料結構一樣、產品檔次一樣、市場環境一樣。怎樣突破同質化的雷同,突破四個一樣的現狀,突破傳統產業束縛,突破污染就是造紙、造紙就是污染的錯誤概念,滿足市場需求多樣化、功能化的需求,核心問題就是堅持創新驅動,使行業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創新才能應對新環境進行戰略調整,在新的市場秩序上建立新的競爭優勢,靠的是創新,靠的是特色,靠的是緊跟市場。這些只有在堅持創新驅動中解決,在創新中發展,在創新中適應市場,才能應對各種復雜的局面,實現由量到質的發展目標。
3.4著力抓好項目建設,實現由量到質的突破
穩增長關鍵在投資,核心是項目。造紙工業要想持續發展,應貫徹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堅持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一起發力,做到消費拉動增強,投資拉動不減弱,出口拉動上水平,要把進一步擴大和優化投資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項目的建設上做到:強力推進,重點引進,服務跟進,堅持改造舊的、發展新的、培育好的,做好項目建設。要善于謀劃項目,善于爭取項目,善于建設項目,善于發揮項目的經濟效益,善于用項目檢驗工作的實績,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命題,備足紙業發展后勁是行業發展之本。堅持做到“在建項目促進度,新建項目解瓶頸,前期項目提效率,謀劃項目重結構,儲備項目要充分,以項目建設推動紙業轉型升級,在符合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多上項目,上好項目,實現造紙工業的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河北造紙經過“十一五”金融危機和行業退出的磨練,堅信“十二五”會有更好更快的發展,會有一個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