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商品“過度包裝熱”亟待“降溫”
 
http://www.hnckzkzs.com  2012-12-17 閩南日報

  近年來,過度包裝現象越發普遍,涉及茶葉、名酒、保健品、化妝品等諸多產品。很多產品的包裝用到了紙、木材、塑料、皮革、金屬、絲綢、水晶等多種原料,里三層外三層,甚至還出現了純銀、純金的包裝。有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50%以上的商品,都存在過度包裝問題。

  毋庸置疑,現在是一個講究“包裝”的時代,在商品流通領域更是如此。適度的包裝,可以讓商品看起來美觀大方,更容易贏得消費者的歡迎。然而,現在一些商家的做法,卻讓商品包裝走了樣、變了味。比如,包裝精美的鐵觀音、大紅袍等茶葉,內含茶葉不足500克,而包裝卻是木盒、皮盒、塑料盒、紙盒層層相套,從而使得售價高達數千元。

  事實上,如此過度包裝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過度包裝會制造大量垃圾,污染環境,還會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過度包裝還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更為要命的是,過度包裝的商品,還容易助長腐敗行為。其實,那些“過度包裝”的商品,通常會被作為禮品來相互贈送,或者說,其很可能會扮演“腐敗道具”的角色。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不斷加大打擊腐敗力度,當然,那些“過度包裝”禮品的“流向”,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另外,為了扼制“白色污染”,國家幾年前就實行了“限塑令”,但是,商品“過度包裝”的問題,至今依然處于監管“真空”。殊不知,很多商品的包裝物,往往難以回收利用,對于如此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行為,亟待政府有關部門重拳出擊、嚴加治理。

  無論如何,面對過度包裝問題的蔓延,亟待政府相關部門拿出有效舉措加以干涉。對于解決過度包裝問題,國外有很多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德國很早就制定了《循環經濟法》,將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回收包裝垃圾的義務寫進法律。該法令要求,商品包裝要貼上綠色標志,消費者根據此標志將其投入到專業垃圾箱內,再由專業的公司回收。商品生產者、經營者需要根據商品的產量、銷量,以及包裝垃圾的再生利用難度,向回收公司支付費用。這樣一來,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為了節省成本,必然會盡量對商品進行簡便包裝。同時,包裝垃圾仍能進行再生利用,變廢為寶。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