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陜西環保廳獲悉,2012年第三季度全省環境質量狀況監測顯示,該省6條主要河流(渭河、延河、無定河、漢江、丹江、嘉陵江)44個斷面水質總體呈輕度污染,同比水質無明顯變化。同時,渭河干流的水質斷面以劣Ⅴ類水質為主,為重度污染。
據統計,三季度,渭河干流的14個水質斷面以劣Ⅴ類水質為主,為重度污染,同比水質有所下降。其中,劣Ⅴ類水質斷面6個,占42.9%。主要污染指標為石油類、氨氮和化學需氧量。此外,渭河支流總體水質為重度污染,同比水質有所下降。11條支流的14個斷面,劣Ⅴ類水質斷面6個,占42.9%。新增2個劣Ⅴ類斷面,主要超標指標為總磷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渭河是黃河的第一大支流,全長818公里,流域面積13.43萬平方公里。發源于甘肅省渭源縣的烏鼠山,流經甘肅、寧夏、陜西三省,由寶雞峽進入陜西省境內,于陜西潼關注入黃河。渭河之水灌溉著兩岸1400多萬畝良田,養育著陜西64%的人口,沿線大中城市密集,集中著陜西省65%的生產總值,是中國工農業、國防、科研和教育的重要基地。渭河作為陜西的“母親河”,滋養著八百里秦川,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渭河水質污染問題日益凸顯。
陜西環保廳要求,沿渭各市(區)認真貫徹實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方案》,高度重視渭河干支流劣Ⅴ類水質斷面數增加,渭河干支流水質同比下降的現象。寶雞市對常興橋斷面主要污染指
標同比均上升、咸陽市對興平和南營斷面氨氮濃度同比大幅上升、西安市對皂河主要污染物濃度較高等問題要認真分析,查找原因,采取防治措施,確保轄區水質達標。
另悉,,陜西省第三季度10個地市對該省26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了水質監測,監測數據顯示:水質保持穩定,達標率為100%,26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共取水15138.85萬噸,達標水量15138.85萬噸,同比取水量增加533.8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