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元——“十二五”規劃設定的廣西林業產業總產值目標,今年底不僅要突破,而且有望達到2100億元。10月24日在南寧召開的2012年全區林業工作座談會上,全區林業系統的頭頭腦腦們摩拳擦掌,奮發爭先,謀劃沖刺今年最后兩個多月。
這意味著,廣西“三步走”建設林業強區的戰略任務,繼關鍵的生態指標森林覆蓋率去年提前4年達到之后,關鍵的經濟指標林業總產值將提前3年完成,5年翻兩番,為今年全區GDP增長貢獻1個以上百分點。
支持這一樂觀估計的關鍵數字,是前三季度的統計資料:今年1-9月,林業產業總產值實現1656億元,同比增長38%,占年度任務92%;其中造紙與木材加工業產值實現718億元,同比增長44%,年底可望成為廣西新的千億元產業。
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建設林業強區的決定,以2008年為起點,到2015年實現目標,做出8年“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步時間段為2008到2010年,重在“打基礎”;第二步時間段為2011到2013年,進入“攻堅”階段;第三步時間段為2014到2015年,展開“鞏固”進程,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0%左右,林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去年全區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60.5%,今年林業總產值又出現突破2000億元之勢,使廣西建設林業強區呈現“三步并作兩步走”的喜人局面。
對2007-2011年廣西林業發展的統計分析,也讓人備受鼓舞:5年間林業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3.5%,比全國同期高8.4個百分點;林業經濟總量從全國第11位躍居第6位,平均每年前移一位以上;2011年林業產業總產值1672億元,是2007年527億元的3.2倍。
2009年7月,自治區政府與國家林業局簽署《合作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林業強區備忘錄》。從此,中央對廣西林業投資穩定、持續增長,數額屢創新高,增幅也寫下歷史之最。
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生態立區、綠色發展”理念,先后出臺《關于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決定》、《關于建設林業強區的決定》、《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的意見》及《關于大力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將造紙與木材加工業列為重點打造的14個千億元產業之一。2010年起,“綠滿八桂”造林綠化項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新建沼氣池建設項目等,一一被納入自治區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惠民工程。
近年來,廣西人工林、經濟林、速豐林、桉樹林面積穩居全國第一;松香、八角、肉桂、茴油、桂油、木衣架等特色林產品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造林綠化、林權改革、林業產業和林下經濟發展、石漠化綜合治理、“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等全國矚目,被國家主管部門稱為“后起之秀”、“一面旗幟”。(記者/謝彩文 通訊員/李巧玉 張雷)
多來些“趕超跨越”
8年征程,5載跨越;“三步”戰略,“兩步”趕超——廣西建設林業強區的步伐和英姿,何其矯捷,何其豪邁!
順應全區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帶領干部群眾堅定不移奮斗的大目標。建設林業強區和生態文明示范區,正是實現這一大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
建設林業強區這5年歷程,廣西森林覆蓋率連年遞增1-2個百分點,生態越變越好,“山青水秀生態美”成為廣西響亮的品牌和核心競爭力。建設林業強區帶來了“生態好”。
建設林業強區這5年歷程,廣西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為全國“后起之秀”,農村人均擁有7畝“綠色銀行”;林下經濟發展一馬當先,林農“不砍樹也能致富”。建設林業強區帶來了“農民富”。
建設林業強區這5年歷程,廣西森林資源迅速增加,成為全國最大木材產區和國家木材戰略核心儲備基地;林業產業蓬勃壯大,成為“綠色崛起”的生力軍和活樣板。建設林業強區帶來了“經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