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綠色印刷戰略在關注民生健康與安全的同時,更強調企業近期利益與國家長遠利益相結合,綠色效益與經濟效益相接軌。無論從民生角度來講,還是從長遠企業經濟效益,長遠社會經濟效益的角度來說,綠色印刷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關鍵意義。
印刷業“十二五”規劃中綠色印刷的首要推廣領域--中小學教科書印刷
在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伊始,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安徽、湖南、山西、新疆等24個省(區、市)有近30%的教科書實現綠色印刷。其中,北京達到40%,特點是采用大豆油墨印刷;上海150萬中學綠色印刷教材中,有82萬冊采用了柔性版水墨印刷;廣東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封面全部采用UV上光替代了覆膜,紙張大部分使用的是有利于青少年保護眼睛、減輕負重的輕質紙。按照印刷業“十二五”規劃,2013年綠色印刷的課本要達到總量的60%~70%,2014年要全部達標。江蘇省新聞出版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已經做好相關準備,到2014年秋季學期,實現全省中小學教科書綠色印刷全覆蓋,其他省市也都在積極抓緊落實。
從民生角度看綠色印刷,實施綠色印刷發展戰略是人類的生存發展之路,不僅對印刷品使用者有益,對環境、對社會有益,同樣也惠及從事印刷業的職工;從企業長遠經濟效益來講,綠色印刷也是印刷企業調整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內在需求。所以,有遠見的印刷企業都在積極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綠色印刷之路,其成果從9月20~21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指導、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及科印網主辦的2012“綠色印刷在中國”系列活動略見一斑。本次參賽企業數量和參賽作品數量的大幅提升,表現出我國印刷企業向綠色印刷轉型的積極性與熱情。國家倡導的既要從現有設備和技術的環保改造方面著眼,也要從生產流程的設計和各種原輔材料的選擇入手,減少廢物的排放,加強無害化處理,在這次的參賽企業和參賽產品中都有所體現。
1.從管理入手,通過采用ERP管理軟件,優化生產工藝流程等措施,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物料和能源耗費。
2. 引進先進設備,淘汰環境污染較大、高耗能、低效率的傳統設備。
3.采用綠色印刷材料和工藝技術,對使用的物料進行全面評估,確保為綠色環保物料,如FSC紙張、再生紙、大豆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無醇潤版液、水性膠、PUR膠、高清潔性洗車水等;采用屏幕軟打樣、CTP制版、無水膠印、數字印刷、柔性版印刷、計算機配色、連線加工等工藝技術。
4.減少材料使用和損耗,如:降低紙張開幅、克重,通過色彩管理、油墨預置等技術降低開機廢品率;采用節墨軟件、集中供墨等技術節省油墨;對噴粉、潤版液進行回收和循環利用;對印刷過程所產生的廢紙進行循環利用,重新切成相應的尺寸用于校版、辦公等。
5.創造環保型工作環境,諸如:采用太陽能發電、供電系統;將照明燈具更換為節能環保、壽命長的LED燈;在車間的空氣壓縮、真空、鼓風、散熱、排氣上,以中央系統替代分散式單機,提高效率,降低車間空調負荷,節約能源;通過安裝負壓排風裝置,增加車間新鮮空氣,降低溫度;采用雨水綜合利用系統等。
6.建立廢料回收體系,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廢料集中交由供應商或者合格的承包商定期回收,妥善處理;加裝二次燃燒裝置,保護環境等。
在剛剛閉幕的天津中國國際新聞出版裝備博覽會及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我們同樣看到了許多綠色印刷的階段性成果;而且通過設置綠色出版專區,融合設計、裝幀和印刷各環節環保知識宣傳等形式,對行業及社會普及綠色印刷知識。
通過在相關專業院校中傳播綠色印刷知識,院校也掀起了一股學習綠色印刷知識的蔚然之風,10月12日,北京印刷學院舉辦了綠色印刷主題辯論賽。
11月6日,綠色印刷發展研討會暨“綠色印刷大獎”頒獎典禮將在京舉行,研討會以“綠色新動力 印刷新引擎”為主題,屆時,來自印刷行業的政府領導、協會專家將圍繞該主題進行高屋建瓴的分析交流,同時,優秀印企代表、巨頭供應商高層也將圍繞綠色印刷這一熱點話題展開激烈的討論。會上還將對實行綠色印刷管理、推動綠色印刷發展的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綠色人物”及具有影響力和應用效果的“綠色印品”、“綠色技術”進行表彰。
整個國家,乃至全球的綠色環保工作要落在實處,需要每家印刷企業,每個印刷人都承擔起責任,從我做起,才能長遠受益。綠色印刷,帶給我們的將是一個全新的健康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