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創新讓蔚縣剪紙煥發生機
 
http://www.hnckzkzs.com  2012-09-17 河北廣播網

  蔚縣剪紙源于明代,在當地俗稱“窗花”, 2006年5月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年來,蔚縣全力實施“文化立縣”戰略,大力扶持剪紙業發展。2011年全縣生產剪紙600多萬套,產值達到4億元,占全縣GDP的5%,系列報道《小窗花如何做成大產業》第一篇《創新,古老藝術煥發生機》。

  在蔚縣中國剪紙第一村南張莊村王老賞剪紙藝術公司的展廳,記者見到了由王老賞第三代傳人周志旺、周淑青夫婦制作的《蔚州百工圖》。這幅剪紙取材于蔚縣夏源村關帝廟清代《百工圖》壁畫,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風情。這幅作品的創作耗費了周志旺夫婦四年的心血,而創意就用了三年時間。

  周志旺:“就是用原汁原味的古壁畫的格式,染的這個顏色,研究了多年,不掉色、不怕太陽曬!

  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傳統實用的剪紙如窗花、鞋花等逐步淡出,如何使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重新煥發活力?創新成為一道不可逾越的門檻。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曄原:“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不僅僅是剪紙藝術,所有藝術都有一個創新的,尤其現在技術的時代,創幾乎新成為一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動力!

  蔚縣的剪紙企業和藝人瞄準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積極探索逐步開發出了多種剪紙產品。圍繞婚慶等活動,開發出了喜字、彩條等婚慶用品;圍繞一些大型活動,開發出了剪紙廣告畫等產品;圍繞部分人群的消費需求開發出了畫軸、畫冊等剪紙藏品和禮品。

  蔚縣焦氏剪紙有限公司總經理焦新德:“根據人們的需求,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這就必須要創新必須要突破。我們九幾年那會也就是一兩千種,到現在逐步發展到六七千個品種!

  如今這些新開發出來的剪紙產品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蔚縣剪紙大師周淑英創作的作品《九龍圖》在中央電視臺2012年新春歌會登臺亮相,并以100萬元的價格被藏家收購。創新,使蔚縣剪紙這種古老藝術形式走向現代市場,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