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湖北碳交易方案施行排放總量控制
 
http://www.hnckzkzs.com  2012-09-17 長江商報

  武漢早在2010年就開始申報國家碳排放交易試點城市。據市發改委綜改處負責人介紹,武漢城市圈在2008年獲批“兩型社會”時,就開始了碳排放交易方面的研究和摸索,迄今已近4年。

  去年9月23日,由武漢碳減排協會起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核查、報告和改進的實施指南》發布,這是全國首個碳盤查地方標準。

  湖北方案雛形已定

  碳交易,當二十年前還被認為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很快將會和它的名字一樣熱起來。

  按照去年10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北京、上海、廣東等7個省市將在2013年啟動碳交易試點。

  據了解,目前北京已將試點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待批,上海和廣東的方案也已浮出水面,上海甚至已將第一批碳配額分配完畢,目前正在企業間做調查,湖北省的碳交易管理辦法目前已修訂至第五稿,其中對管理機構、配額分配與管理原則和價格以及監督等作了相關規定。

  去年底,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1﹞2601號),湖北等7省市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碳交易,就是為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于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目標。

  “湖北碳排放試點工作將施行排放總量控制,采用配額機制。”昨日,湖北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相關研發設計人員馬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眼下,我省相關工作正抓緊制定中。碳排放的最大優點,就是用市場化的手段,促進企業節能減排。

  舉例而言,若武鋼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將減少的二氧化碳數據統計出后,經過相關機構核查驗證、簽發認可后,即可進行交易。

  北京11月推碳交易平臺

  本月初傳出消息,為降低碳排放和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含量,北京市計劃在今年11月底推出碳交易平臺。目前,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接近尾聲。

  據了解,北京碳交易細則基本制定完畢,將在明年正式啟動碳交易,北京市將依托北京環交所打造國家碳交易中心市場。而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透露,“十三五”期間將逐步建立全國性的碳市場。

  按照初步方案,北京年排放超過1萬噸二氧化碳的企業,必須進入碳交易平臺,強制減排行列。對年排放不超過1萬噸二氧化碳的企業,要求進入碳交易平臺自愿減排行列,以形成對企業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約束機制。

  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杜少中說:“實行碳交易一方面是減少碳的排放。同時,也會促進污染物的減排,這樣長期堅持對于空氣質量的改善,一定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據介紹,北京空氣可吸入顆粒物超標一直是個難題,國家標準是100微克每立方米,而北京的可吸入顆粒物,1998年是180微克每立方米,到去年下降到12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但是仍然超過國家標準的20%。

  據了解,現在隨著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內很多地區都在探索相關的業務,據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孫翠華此前表示,他們了解可能有三十多家,但是都是在探索成立過程當中,實際的交易量并不是很多。開展交易的,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三個交易所。此外,三家交易所總的自愿減排項目超過50筆,總的交易額近2億元人民幣。國家沒有出臺自愿減排的管理辦法以前,這三家就做了這方面的工作。雖然交易還不是很多,但與日本這么多年一共才交易量兩萬噸相比,“自愿減排中國的市場還是非常可觀”。

  事實上,今年6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暫行管理辦法》,此后又對電力(火電)、建材(水泥、玻璃)、化工、有色、航空和鋼鐵六個重點行業企業進行了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指南和報審模式研究。

  碳交易市場必須立法

  據國家發改委透露,企業能耗數據統計上,電力行業好一點,鋼鐵和水泥行業則特別困難,比如水泥廠分布在全國各地,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數據統計很缺乏,對于這些企業的分配缺乏數據支持。為更準確知曉企業用能狀況,目前全國大部分省市設立了節能監察中心監督重點用能企業,并定期向主管單位匯報。

  有專家建議,對新上項目在項目審批過程中應引入碳評審的機制,對新上項目的碳排放空間進行預計,或者免費發放,或者購買部分配額,使新項目的實際排放與存量碳排放交易產生對接。

  作為一個強制性的市場,靠企業自愿,碳交易市場或許很難維持。王庶表示,碳市場必須得有立法。目前我國的氣候變化立法已經開始調研,國家發改委官員呼吁,立法當中要把碳交易內容也寫進去,以便碳交易推廣到全國時有法律支持。

  與各級政府的熱情相比,企業對碳交易的關注并不明顯。在近期關于“碳市場與低碳發展”的第三屆地壇論壇上,超越環境商務株式會社副總經理曹原表示,他有一些客戶將會在明年的試點中被納入,但企業并沒有足夠重視。

  從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開始

  碳交易的目的就是用更低成本實現減碳目標。參與碳交易,為企業實現減排目標提供了一條新的、市場化的路徑。企業如不能完成減排目標,則可通過在市場上購買不足部分的配額來履行減排責任。同樣,企業如通過努力超額完成減排目標,也可以在市場上出售其剩余配額,從而獲得一定收益。歐盟在碳交易的初期,配額大部分以免費的方式分配給企業。而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在試點方案中也均采用免費發放的方式。

  昨日,深圳市格林美公司董事長許開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碳交易系統建成之后,對于節能減排有顯著成效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大利好!翱梢园焉倥欧诺亩趸甲兂芍苯拥慕洕б妫@將有力于促進企業進行自發的節能減排。”

  近期剛剛啟動的上海碳交易試點的范圍也有此方面的導向。其第一批范圍囊括的企業多是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電力、建材、紡織、造紙、橡膠、化纖等重點碳排放企業。

  事實上,對于湖北企業而言,碳交易并不是新鮮事物。據了解,在國際碳交易市場上,武鋼早在6年前就開始“倒碳”。2006年武鋼即申請了5個CDM項目,每年共減排316萬噸二氧化碳。根據其中一個減排量購買合作協議,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將分年共支付近3個億,購買武鋼碳排放指標。

  除了武鋼以外,凱迪電力方面也有工作人員曾經表示,他們的生物質能發電等多個CDM項目正在積極運作當中。

  或從免費開始

  “碳交易市場是為了節能減排做的一個制度創新、制度安排和制度設計。碳交易市場在中國經濟轉型、社會轉型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一定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將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歐債危機的背景下,國際碳市場或將受到較大影響!辈贿^,北京環境交易所總裁梅德文堅信未來碳市場前途光明。“因為任何一個市場的發展,都是跌宕起伏的過程,這是正,F象!

  按照北京的方案,碳交易的門檻設到排放二氧化碳1萬噸以上的部分行業企業,首鋼、北京能源投資集團等大的企業集團將在此范圍。

  而上海分高耗能企業和服務業兩個門檻。上海環境交易所副總經理錢鋒表示,上海的門檻為:鋼鐵、石化、化工等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萬噸及以上的重點排放企業,以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1萬噸及以上的航空、港口、機場、鐵路、商業、賓館、金融等服務行業的共計200家企業。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孫翠華則認為,我國一開始還是免費較好。歐洲的電力企業配額拍賣,是因企業有自己確定電價的權利,而我國電價是國家規定的。但她建議對新進來的高耗能、高排放的企業,可以考慮拍賣。

  能分配多少排放量這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有專家表示,配額分配多了沒有減排的效果,分配少了就會增加企業成本。歐盟因早期免費發放的配額過于寬松,使得碳交易價格始終非常低。如何確定配額是各試點地區方案中最為敏感的部分。

  目前各個試點地區的碳價格并未出爐,北京市正委托清華大學研究碳價格。有專家表示,碳價格應由市場來決定,但試點省市在操作中傾向于制定一個最低指導價模式。

  自建碳市場有利于提高國際發言權

  此次被納入碳排放交易試點的包括湖北等7省市,不過,碳交易的市場之路遠不僅如此。

  “我們在7個地區先行先試,是要試各種各樣的辦法,最終的目的要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碳市場,并形成一個與全球接軌的碳市場!眹覒獙夂蜃兓瘧鹇匝芯亢蛧H合作中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副會長李俊峰曾表示。

  業內認為,若形成全國統一的碳市場,將有助于提高我國在碳交易上的發言權。馬俊表示認同,“例如歐盟,屢次讓我國航空公司向其繳納碳稅,若我們有自己的碳市場,將對我們很有利。”

  梅德文則認為,碳交易市場需要做兩方面的努力。首先市場化。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是解決環境問題——這種經典的負外部性問題的一種制度創新、制度設計,以應對政府失靈與市場失靈。需要更多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避免政府過多地對微觀經濟的干預,防止過度行政化。

  其次是設計時應考慮流動性、要實現跨區域。梅德文指出,減排交易的產生,是因為不同區域、不同履約主體減排成本存在落差,因為成本不同,才使交易存在可能性和合理性。反之,如果節能減排的成本差不多,就不存在交易的可能性。

  梅德文認為,創建高效的、具備流動性、穩定性、有效性的碳市場,是一門大學問,需要借助金融市場。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