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溧水縣一個400多人的小村莊里,這里的村民癌癥的患病率高得驚人,環保部門幾年查不出個所以然,在媒體的監督下,才發現河道附近的企業偷偷排放廢水,污染了整條河道。一個排污“膿包”花了幾年時間才查出來,不僅給城市的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也讓周邊的群眾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價。今天,負責該地區環境監察的兩名公職人員,被南京法院判以瀆職罪。
2011年4月,在媒體的監督下,南京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又一次來到該市溧水縣新河河道附近的小陶村,在這個距離河道僅5米左右的村莊里,到處彌漫著刺鼻的氣味。村民癌癥的患病率高得驚人,居民們懷疑和河水的污染有關。在居民的投訴聲中,環保部門曾經多次來到這里查看,均沒有發現河水的污染源。
不過這次,在知情人的指點下,發現新河河道旁的秦淮紙業有非常大的排污嫌疑,最后在該廠的污水池里發現了可以隨時拔開的活塞。“只要有人來查,就把活塞堵上;等到晚上沒人的時候,就拔開活塞,嘩嘩的排廢水!痹浽谇鼗醇垬I工作過的村民憤怒地向環保工作人員和記者說。面對證據,多次強調企業“零排污”的秦淮紙業老總啞口無言。
事發之后,經過調查發現,南京市溧水縣環境監察大隊原大隊長王國慶、南京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測科技處原主任科員王曉霞,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南京秦淮紙業有限公司排放廢水嚴重污染河流。
經過法院審理查明:王國慶擔任環境監察大隊長期間,未按規定對南京秦淮紙業有限公司的排污情況進行日常監管,未按規定的監察內容和頻次進行現場監察,不按要求處理關于該公司排放廢水污染河流的舉報,并指使所屬人員弄虛作假、偽造相關臺帳記錄資料,導致該公司自2008年后繼續向溧水縣柘塘鎮新河偷排生產廢水的情況一直未被發現,造成該河嚴重污染。事后,當地政府對該河填土整治耗資372萬余元。
此外,2007年,江蘇省環境保護廳組織召開廢紙造紙(瓦楞原紙、紗管原紙)廢水零排放技術現場會,后又發文明確“以獎代補”支持推廣該技術。王曉霞參加會議并作為具體聯系人轉發該文件;2008年,其在負責組織驗收該公司這一項目時,既未認真查看項目實施運行情況,也未認真審核項目技術資料,致使該公司在技術和設備均未達到要求的情況下通過驗收。此后,該公司憑驗收意見、驗收會簽到表等申報材料,順利取得省級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人民幣140萬元。
法院審理法官認為,兩被告人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工作中嚴重不負責任,不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遂分別作出以玩忽職守罪判處王國慶有期徒刑1年6個月以玩忽職守罪判處王曉霞免予刑事處罰的一審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