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讓環境付出的代價該由誰來買單?綠色經濟的夢想怎樣實現?由中宣部理論局與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聯合制作的大型理論宣傳片《辯證看務實辦 理論熱點面對面·2012》,近日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播出第七集,探討環境污染如何遏制。
對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來說,空氣質量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他說,從網上瘋傳的照片,到公眾對PM2.5的關注,實實在在反映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與此同時,中國也在不斷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從“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的確定到今年2月份出臺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再到不斷加大的環保執法力度,治理環境污染正在成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
今年47歲的袁成金在山東省環保廳工作了24年,水環境治理是他24年來一直不變的工作重點。“上世紀90年代末和2000年這一段時間內,水污染是比較重的!痹谠山鸬挠洃浝,1998年轟動一時的關!笆逍 逼髽I的零點行動中,他所在的山東省力度空前。2003年,山東省環保廳起草的《山東省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大大提高了造紙行業的環保門檻。
在浙江省淳安縣,當地把財政收入的一半投入到千島湖保護中,同時關閉了印染、農藥、化肥、制革等重污染企業。治理跨流域水污染,需要協同作戰。2011年9月底,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會同皖浙兩省制定了補償試點的實施方案,由中央財政和安徽、浙江兩省共同設立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基金。這一保護規劃將使千島湖水質變壞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在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車輛進行檢查。這樣的檢查和控制PM2.5密切相關。減少PM2.5不僅僅是尾氣治理,淘汰老舊機動車也是當務之急,今年一季度已經淘汰老舊機動車7.15萬輛,減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顆粒物排放量2.65萬噸。
2009年12月7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中國在這里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笆晃濉逼陂g,中國僅小火電機組就關停7682.5萬千瓦。英國《金融時報》把這一行動稱為“中國減排動真格”。
201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環境保護部在這一天公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2011年3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占89%。監測結果表明,全國空氣質量狀況總體保持平穩,局部地區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首次明確將環境保護納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績考核,并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我國環境保護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說,為了實現“十二五”減排目標,將主要采取幾大措施:大力推進結構調整,把污染物減排總量落到實處,大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