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瀏陽試點推廣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
 
http://www.hnckzkzs.com  2012-08-24 瀏陽日報

  8月21日,瀏陽市178家企業負責人聚集在一起召開會議。因為,一項新的政策即將通過他們進行試點推廣。

  會上,當拿到《瀏陽市關于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時,洞陽瑞林機磚廠的負責人馬上聯想到了兩年前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會議。

  哥本哈根會議的主要議題是怎樣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如何開展碳交易。而此次瀏陽試點的工作,同樣與污染物的排放和交易有關——在全市9大行業中,開展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污染物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

  這意味著,今后企業必須先購得排污權,方可新建、擴建、改建從而開工生產。

  疑問一:只要交錢就可隨便排污?

  是不是只要交了錢,就可以排污?是不是巧立名目多收費?對于這項新政策,會上不少企業拋出了疑問。

  “事實上有錢也不能隨便排污,必須達到國家標準和要求!泵鎸|疑,市環保局黨委書記龔觀生介紹,瀏陽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試點工作,是基于省政府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目的是規范企業的排污行為。”

  龔觀生坦言,要減少企業的排污量甚至杜絕污染物的排放,既需要環保部門的監督和引導,更需要企業的主動和自覺,“收取排污權使用費的目的不是收費,恰恰是倒逼企業主動減排!

  龔觀生解釋,瀏陽針對化工、石化、火電、鋼鐵、有色、醫藥、造紙、食品、建材等9大行業開展污染物的排污權有償使用工作,在“多排多交、少排少交”的原則驅動下,倒逼9大行業內的企業為了減少排污權的交費成本,主動進行環保技術改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從而減少排污權使用費的繳納數量,將節約下來的排污指標進行市場交易。

  疑問二:交了排污權有償使用費可不交排污費?

  既然已繳納排污費,為什么還要繳納排污權有償使用費?是不是繳納了排污權有償使用費,就不需要再交排污費?

  據悉,在此之前,企業生產排污都需要繳納排污費,現在又要繳納排污權有償使用費,因此有人質疑:新政策有重復收費嫌疑。

  “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并不矛盾!饼徲^生告訴記者,排污權有償使用制度按照“誰占有,誰付費”的原則,規范排污單位如何獲得使用環境資源的權利,是對排污行為的一種前置約束。

  “有償使用收費標準體現的是環境資源的內在價值,是排污單位因為占有環境容量而需要支付的費用!饼徲^生說。

  而排污費制度是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規范因為排污對環境損害的補償,是對排污行為的末端約束,排污費標準體現的是環境污染治理成本,是排污單位因為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而支付的治理補償費用。

  “前者是購買排污權利,后者是進行污染補償!饼徲^生說。

  疑問三:排污權有償使用費標準如何確定?

  在此次會議前,長沙市環保部門對瀏陽全市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污染物的排污指標進行了總量控制。

  與此同時,瀏陽按照湖南的要求對9大行業中2010年10月1日前已經存在并已排污的單位的初始排污指標進行了界定,要求他們按照化學需氧量210元一噸每年,二氧化硫180元一噸每年的標準進行申購。

  而在此以后,如果9大行業中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在項目審批或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前,必須按規定到長沙環境資源交易所進行排污權的購買,價格將不低于政府規定最低價:化學需氧量2000元一噸每年,二氧化硫1500元一噸每年。

  “但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如果排污權買不到或者買不滿,企業則無法進行新、改、擴!饼徲^生認為,在瀏陽排污權總量一定的情況下,隨著企業數量的增加,剩下的排污權余量會越來越少,“如果要想不斷引進新的企業,政府必須做好兩方面:淘汰落后產能、引進環保企業!

  試點前景

  瀏陽或將加入中國“碳市”

  實際上,早在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2年進一步開展碳排放和排污權交易試點。

  “減少排污權使用費的繳納數量,將節約下來的排污指標進行市場交易”,這即意味著,在瀏陽,也有可能形成一個“碳市”。

  國家發改委的公開信息已經顯示,2013年年底將在試點省市啟動碳交易市場,2015年建成全國性市場。

  據記者了解,目前納入全國碳交易試點的七個省市中,北京、天津、上海、深圳以及廣東已完成試點方案的草稿,正在討論或走訪重點能耗企業。其中,又以北京進展最為迅速。據參與北京碳交易試點方案的專家透露,北京碳交易試點方案已于春節前提交國家發改委。

  來自試點城市之一的一位發改委官員表示,目前“基本上撒手讓我們自己干”。為在此輪競跑中“拔得頭籌”,七省市已緊鑼密鼓展開碳交易體系的設計和平臺的搭建。

  天津、上海、深圳以及重慶主要以當地發改委主導,委托天津排放權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以及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為交易體系的主要設計單位;北京則以北京發改委為主導,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為主要設計單位。

  依托既有排放權交易所作為主力進行交易體系的設計,是目前大多數試點城市遵循的路徑。據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董事會秘書鄧羽騰透露,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在天津試點中甚至承擔了一部分“市場管理”職能。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