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澳大利亞開征最貴碳稅 漿廠將獲免費排放許可
 
http://www.hnckzkzs.com  2012-07-10 東方早報

  澳大利亞于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其爭議巨大的碳價(碳排放價格)政策,從固定碳價逐漸過渡到浮動價格階段。這對正在設計碳交易體系的中國而言,無疑是個借鑒。澳大利亞的能源結構與中國頗為類似,該國燃煤發電占全國總發電量的75%左右。

  全球最貴“碳稅”

  任何改革,總有付出代價的一方,如何給予適當的補貼,緩沖改革的影響,是改革能否推進的關鍵所在。此番澳大利亞力推全球最高碳價之際,適逢全球經濟低迷,也正因此,其改革推進進程備受關注。

  根據澳大利亞的“緩沖”安排,2012至2013財年(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澳大利亞碳排放價格為每噸23澳元(1澳元約等于1美元),2013至2014財年為每噸24.15澳元,2014至2015財年為每噸25.4澳元。從2015年7月起,通過排放配額拍賣等方式,實現碳價靈活化,直至2018年實現碳市場價格自由浮動。

  把初始碳價設定在23澳元/噸,澳大利亞有其綜合考量。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研究部主任李瑾分析,“現在澳大利亞的碳價格機制是在2011年7月前完成的,當時EUA(歐盟碳排放配額)的3個月平均價格大概為23澳元/噸。另外,基于應對氣候變化減排目標模型預計,國際碳價未來也在20至25澳元/噸!

  澳大利亞“碳稅”法于2011年11月由議會通過,對約500個碳排放最嚴重的企業強制性征收碳排放費用(通俗的說法即“碳稅”)。澳大利亞23澳元/噸的起始定價,為世界上類似法案的最高法定價格,目前歐盟國家對“碳稅”的定價一般為8.7-12.6美元/噸。

  新華社的觀察文章指出,盡管“碳稅”政策規定,在碳價格靈活化之后,相關企業可通過國際碳交易市場解決企業一半的碳排放許可。但目前國際上缺乏統一碳價標準,且澳方與相關國家沒有“碳稅”互認和抵免協議,這種規定現在看來只是畫餅充饑。

  新華社評論稱,若不考慮項目工藝流程、歷史排放記錄等差異,采取“一刀切”方式執行“碳稅”,將不免造成不公平競爭局面。大礦商可能借“碳稅”加緊吞并中小礦商,從而加劇澳礦業資源壟斷局面。

  過渡期設計

  開征“碳稅”所引發的反彈,顯然不局限于作為澳大利亞經濟命脈的礦業。

  澳大利亞反對黨眼下強烈抵制工黨政府的碳稅政策。自由黨—國家黨聯盟領袖艾伯特此前說,征收碳稅不但推高物價,加重民眾的生活負擔,還會造成企業因成本上升而削減就業機會。7月1日,悉尼有數千民眾舉行抗議示威。反對黨已明確表態,若在下屆選舉中勝出,將立即廢除“碳稅”

  澳政府也有一些“緩沖”設計,前文所述的“生產力與就業計劃”,便是其中之一。

  對屬于EITE的鋼鐵、鋁、水泥、造紙、煤電行業,澳大利亞政府實施“生產力與就業計劃”,在未來四年,免費發放碳單元。

  以火電企業為例,李瑾介紹,在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的過渡期內,澳大利亞的火電企業可以獲得免費配額,該免費配額的比例為94.5%。免費配額比例每年要遞減1.3%。

  此外,澳政府還將向企業發放短期貸款,用于購買排放許可以及再融資。

  通過發放免費排放許可,澳政府承諾向鋼鐵等其他高耗能行業提供約92億澳元的補償,以抵御無碳排放限制的海外企業的競爭。鋼鐵廠、鋁冶煉廠、紙漿廠等高排放行業中將有95%的企業可免費獲得碳排放許可。塑料(10100,-15.00,-0.15%)和化學品制造業的免費碳排放許可覆蓋率將為60%,液化天然氣行業將為50%。另外,鋼鐵行業還將額外獲得3億澳元的政府補貼。

  “對于減排成本較高、碳成本難以轉嫁的行業,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涉及能源安全的重點行業,則提供支持資金保證這些行業能夠接受并適應碳成本,并順利向清潔能源方向發展。”李瑾歸納上述“過渡性設計”說:過渡期,將讓企業習慣于碳成本并將其作為生產決策的一項考慮,逐漸增加的碳成本也給企業逐漸加壓,促企業轉型。

  據介紹,根據碳價格政策,澳政府希望就關停一些最大的燃煤發電廠或最大的排放源展開談判,力爭到2020年使裝機容量減少2000兆瓦。根據ESAA(The Energy Suppl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公布的數據,澳大利亞目前的總裝機容量為50815兆瓦。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