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火情的逐步清晰,建暉紙業此前存在的違章搭建雨棚、消防設備長期不使用等消防安全隱患也日漸暴露。
昨日,為吸取建暉紙業的教訓,中堂造紙技術協會專門召開全天的安全會議,深入探討消防安全問題,并進行了災后的現場考察。協會會長陳樹芬說,中堂其他一些造紙企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與建暉紙業類似的消防隱患,建暉的大火敲響了警鐘,接下來,協會將立即組織自查自糾活動,嚴厲杜絕安全隱患。
火災未對中堂經濟造成太大影響
在之前的報道中,本報曾闡述了建暉紙業違規搭建雨棚,導致大火火燒連營的問題。昨日,建暉紙業又透出了新的安全隱患。據該公司消防設備維修工介紹,在事發前建暉紙業全公司僅有四五名專職消防人員,兩年前公司雖曾花了幾百萬元購買了一套消防安全系統,可是自安裝以后只測試過一次,之后再沒有使用過。建暉紙業起火后,公司方面一度試圖啟動該消防安全系統,這時才發現起火導致的停電讓這套系統根本無法正常運作。該消防設備維修工認為,正是這些林林總總的以前沒有注意的消防安全隱患導致了建暉紙業的大火一燒就是幾十個小時。
紙張制造業是中堂的支柱產業,全鎮的造紙產量約占全省造紙總產量的25%,年產值達一百多億元,堪稱東莞造紙業老大。建暉紙業的大火引起了該鎮造紙業的集體反思,中堂造紙協會會長陳樹芬說,中堂造紙業實力雄厚,當地村域經濟也相當強悍,建暉紙業的大火沒有給當地經濟帶來太多影響,可它反映出來的造紙業消防安全隱患問題卻足以讓全鎮所有造紙企業反思,因為這場大火之前,幾乎所有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與建暉紙業類似的問題。
敲響造紙行業防火警鐘
有當地政府人員透露,建暉紙業之所以違規搭建雨棚,是因為春節前廢紙價格有所下落,不少企業都大量囤積廢紙并在春節期間加緊生產,建暉紙業的成品倉庫不足,所以才違規搭建雨棚,并在雨棚下存放大量成品,最終導致大火火燒連營。陳樹芬對此表示,這并不是主要原因,違規搭建雨棚是歷史遺留問題,不少企業都曾因為企業發展太快,硬件還跟不上,不得不搭建雨棚擴大生產空間,協會接下來首先就要針對這問題開展自查自糾活動。
至于在建暉紙業大火中出現的消防安全系統無法正常使用的問題,陳樹芬認為,這是一個罕見的現象,因為造紙行業素來注重消防安全,消防部門對造紙行業的消防設備有嚴格規定,“理論上不該出現這種問題,而且我們也不容易注意到這個問題,不過既然問題已經暴露,那就我們就應該重視,接下來協會也會就電路進行專題調研!
建暉紙業大火發生后,有不少關注中堂造紙業的人士擔心這場大火是否會影響該地造紙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陳樹芬表示,這種影響不大,因為就供貨鏈來說,造紙企業跟供應廢紙等原材料的供貨商交易,通常都是先付錢再收貨的,這場大火不會影響中堂造紙業,也不會影響建暉紙業本身的產業鏈條。
追蹤
失蹤者或困電梯曾打電話求救
在建暉大火中唯一被官方確認的失蹤者崔如剛,失蹤至今已超過80個小時,可他的家屬仍然沒有放棄希望。
昨日,六七個從各地趕至的崔如剛的家屬悲傷地圍坐在建暉紙業門前的大樹下,不時地探頭張望進出工廠的人群。在他們的敘述中,崔如剛是個孝順的人,是個寂寞的人,可唯獨不該是個短命的人。這些家屬稱,崔如剛的父親在上個月剛剛去世,這個家庭已經不能再承受新的打擊。
曾撥打求救電話
崔如剛來自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的一個農村家庭,在家排行老三。據其親屬稱,崔如剛在2000年前后來莞務工,2009年5月起進入建暉紙業當電梯工,主要負責工廠貨梯的貨物搬運。
建暉大火當日,一個好心的四川籍工友連夜告知崔如剛的家屬崔如剛可能出事的消息。家屬轉述工友的說法稱,建暉起火以后,工廠所有的四川員工都跑出來了,可唯獨沒有看到崔如剛,打他電話也打不通。因為感到事態嚴重,崔如剛的家屬陸續從各地趕至中堂,建暉紙業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妥善安排了他們的食宿,并安排專人進行洽談。(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
據這些家屬轉述,建暉紙業方面表示,在起火的十幾分鐘后,崔如剛曾跟其主管撥打電話稱,“老大,電梯怎么停電了?怎么打都打不開,很大的煙,快來救我”,之后便再無音訊。這一說法引起了家屬們的不滿,面對建暉大火的后勤人員,家屬抱怨稱,起火以后,你們公司可以保住幾千萬的生產設備,怎么就保不住一個困在電梯里的人?
工廠方面無法回答這一質問,家屬們便打算自己尋找答案,他們多次嘗試進入火災現場,甚至還裝扮成前來參加現場會議的人員混入工廠辦公樓的六樓,可惜均被工廠方面以人身安全為由阻攔。為了寬慰這些悲傷的家屬,建暉大火的后勤人員不斷地說一些吉利的話,甚至暗示說如果崔如剛確證死亡的話,可以安排當地司法所工作人員與其家屬商談賠償事宜,可家屬們不喜歡聽這樣的答復,他們明知崔如剛生還的機會已然渺茫,還是渴望奇跡的出現。
這些家屬解釋說,崔如剛的父親在上個月剛剛去世,這個家庭已經不能再承受新的打擊。
孝順的人寂寞的人
據這些家屬介紹,崔如剛是個孝順的人,總是把每個月僅有的1800元月薪里的大部分錢都寄回家。上個月,其父親去世,已經兩年沒回家的崔如剛連夜趕回四川,在家陪70多歲的老母親陪了半個多月才回到東莞。因為擔心老母親不習慣獨自生活,崔如剛回到東莞以后還堅持每天晚上打電話回家,沒想到才半個月,自己又出事了。
崔如剛的家屬們在建暉紙業門前枯坐到下午四時,他們提出到崔如剛的出租屋看看。出租屋距離工廠不到五百米,在一間民房三樓,屋內簡陋,只有一張木床,一個小電視和一套有些生銹的炊具。
崔如剛現年四十三歲,至今沒有結婚,出租屋的房東說,崔如剛下班以后極少外出,幾乎都在出租屋里呆著。在電視機的右側,家屬們還發現了一盆沒有吃完的菜,上面只有幾片五花肉。家屬說,在出事前,崔如剛可能連飯都沒吃完就匆匆趕去上班了。這樣的場景讓家屬覺得心酸,家屬說,最近一次和母親打電話的時候,他還言之怯怯地說,工廠對他很好,他在這邊吃的好住的也好。
影響
建暉火災或抬高紙業保險費率
建暉紙業大火后,經濟損失和賠償情況很受外界關注。南都記者獲悉,建暉紙業在太平洋產險東莞分公司和人保財險東莞分公司分別都有投保,在太平洋產險投保涉及資產達到10億元左右。由于目前現場未解封,保險公司還未開始勘查定損。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建暉大火可能將抬高紙業的保險費率。
已知涉及兩家保險公司
隨著火災的撲滅,事故原因和經濟損失也正在調查估算中。目前尚無確切的損失數據。在建暉紙業員工大會,該廠相關負責人稱有3萬噸紙品被燒毀,損失一個億左右。
南都記者不完全統計,建暉紙業在東莞兩家保險公司有投保,分別是太平洋產險東莞分公司和人保財險東莞分公司,投保主要在太平洋產險。據太平洋產險東莞分公司副總經理何曉東介紹,建暉紙業在太平洋產險投保的標的既有固定資產也有流動資產,涉及資產約10億元。
何曉東說,事故發生后公司馬上成立了應急小組,對理賠工作開通了綠色通道,總公司領導也從上海趕到東莞。
人保財險副總經理周志明介紹,建暉在人保財險主要是對部分建筑物進行了投保,涉及金額不多。但目前由于無法進入現場,投保的建筑物是否有損失都尚不清楚!澳壳艾F場還沒有解封,沒進入勘測階段,具體損失還不清楚。理賠金額也要定損后才能知道。”何曉東也表示。
不過他們都未透露保費金額和費率。
業內人士:最難的是紙品定損
建暉紙業大火目前在東莞保險行業頗受關注。東莞一位不愿具名的產險公司高層介紹,建暉大火核定損失方面,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相對容易,最麻煩的是紙品、原材料等流動資產方面定損。“紙不像五金,燒了還有殘骸,紙燒掉就變成灰了,要求很強的技術性。”
根據企業財產保險理賠一般的操作流程,接下來企業會向保險公司提供損失清單,并且拿出相應單據、賬單等證據來支撐。保險公司勘查定損核實。
上述人士介紹,按照保險行業對紙業厘定的風險,保險費率應該在千分之二三,但是由于市場競爭比較厲害,達不到這一費率,再加上建暉是大企業,費率應該更低,估計投保費率不到千分之一。他猜測建暉在太平洋保險投保的約10億元資產,保費估計不到100萬元。
他分析,如果建暉是足額投保,那損失多少保險公司就要賠多少。如果是不足額投保,保險公司承擔的理賠就根據不足的額度有不同幅度的減少。
另外他還分析,建暉火災由于損失比較嚴重,有可能影響到保險公司對東莞紙業風險的厘定,提高保險費率。但他認為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提高幅度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