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廣西轉變林業發展方式 建設生態林業強區
 
http://www.hnckzkzs.com  2012-03-14 科技日報

  2011年,廣西建設林業強區實現了新的跨越,走出了一條生態立區、綠色崛起之路。

  森林覆蓋率達到60.5%,森林覆蓋率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3倍還多,全區人均擁有4畝以上林木,提前4年實現建設林業強區、同時也是“十二五”規劃設定的約束性目標。

  林業產業出現跨越式發展,2011年總產值超過1600億元,同比增長25%,提前兩年實現建設林業強區“三步走”戰略設定的第二步目標;造紙與木材加工業產值占據“半壁江山”。

  起步相對較晚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比中央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主體改革任務,主要驗收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標準,配套改革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被譽為全國林改的“后起之秀”“質量標兵”和“一面旗幟”。

  ……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如何不斷推動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林業強區建設?為此,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黨組書記陳秋華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采訪。

  合力推進林業改革發展

  “三步并兩步”邁向林業強區

  記者:去年廣西“三步并作兩步走”建設林業強區的實踐,可以說是為“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提供了經典范例,對“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作出了生動演繹。對于過去一年的工作,您怎么看?

  陳秋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建設林業強區的決定,以2008年為起點,到2015年實現目標,作出8年“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步時間段為2008到2010年,重在“打基礎”;第二步原定時間為2011到2013年,進入“攻堅”階段,林業總產值奮斗目標是1500億元,2012年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第三步原定時間為2014到2015年,展開“鞏固”進程,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0%左右,林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笆濉遍_局第一年,全區上下圍繞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林業強區的總要求,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著力抓好林權改革、造林綠化、林業產業和林下經濟發展,使建設林業強區第二步目標提前兩年超額完成,第三步目標中的森林覆蓋率更是提前4年報捷。

  過去一年,我們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林業強區的總目標,著力抓好林權改革、造林綠化、林業產業和林下經濟發展,全區林業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為民辦實事生態惠民工程扎實推進,林業改革、生態建設、產業發展三項重點工作齊頭并進,提前兩年實現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的建設林業強區“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目標,呈現出十大亮點:一是提前一年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二是“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扎實推進。森林覆蓋率達到60.5%,活立木蓄積量達6.2億立方米以上。三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梧州、南寧先后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桂林、欽州榮獲“2011年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稱號。四是林業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林業產業總產值超過16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5%,其中造紙與木材加工業產值突破800億元。五是林下經濟發展成為全國典型。林下經濟產值230億元。國家在廣西召開了高規格的全國林下經濟現場會,廣西作了典型發言。六是落實中央林業投資成效明顯。共落實中央林業投資33.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七是林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林業固定資產投資達524億元,同比增長40.9%。八是重大項目征占用林地得到保障。九是國家木材戰略核心儲備基地建設正式啟動。十是林業干部隊伍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林業工作

  林業生態和產業“兩翼齊飛”

  記者:去年廣西林業改革發展之所以取得跨越發展,主要有何經驗?

  陳秋華:2011年我們開展了以下重點工作:

  組織編制“十二五”規劃,林業改革發展思路不斷完善。根據廣西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的新形勢,廣西組織開展了“在山上再造一個廣西”、森林覆蓋率增長潛力、做大做強做優廣西林業、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林下經濟發展、組建廣西北部灣林業股份有限(集團)公司及其專業公司、組建區直林場人造板集團、搭建區直林場投融資平臺等系列調研,在建設林業強區“三步走”戰略和“12345”工作思路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和確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區林業改革發展思路,將全力譜好林權改革、生態建設、林業產業及林下經濟發展“三部曲”,把廣西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全國林業強區、全國木材戰略核心儲備基地和全國林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按照新思路,組織編制了《廣西林業發展“十二五”總體規劃》和造林綠化、林業產業發展、林下經濟發展、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建設等30個專項規劃。

  扎實推進林業改革,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一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各地以“檢查驗收年”“糾紛調處年”“配套改革推進年”活動為載體,突出重點,強化措施,高位推進林改。經組織開展主體改革檢查驗收,廣西林改主體改革的確權發證率、均山到戶率等核心指標均達到國家確定的驗收標準,已經完成以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為主要內容的主體改革任務。林下經濟發展、木材采伐管理改革試點、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等配套改革穩步推進,在全國領先。廣西成為全國政策性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和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建設試點省(區)。二是深化國有林場改革。出臺了推動區直林場跨越發展上臺階的意見,開展組建廣西北部灣林業股份(集團)公司和廣西華嶺林業股份公司等11個專業公司的籌備工作,年底將完成廣西北部灣林業股份(集團)公司及4家專業公司的組建工作。進一步規范了區直林場自營經濟和承包造林。區直國有林場從2011年起執行新會計準則。三是自治區直屬林業企業改革加速推進。實行廳領導定點包干制度,落實責任,“一廠一策”。列入2011年改制計劃的7家區直林業企業已全部進入改制程序,年底基本完成。

  扎實推進“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山青水秀生態美”品牌優勢更加鞏固。各級各地按照“大種樹、年年種、人人種”和“山上提質、山下增綠”的要求,全面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造林綠化活動。一是植樹造林活動高潮迭起。全區上下統一組織開展了“大種樹、優生態”主題實踐活動、春季植樹大行動、植樹節活動、“造林突擊月”、冬季植樹造林突擊月等5次大規模的植樹活動,參加人數多、規模大、效果好。二是“三大戰役”順利推進。三是造林綠化模式和機制不斷創新。各地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有效破解綠化用地落實等難題。如梧州市、玉林市通過政府統一租地方式推進通道綠化,妥善解決農民的利益問題。興安縣在高速公路和國道沿線,推行“林苗一體化”模式。四是森林經營工程和珍貴樹種推廣工程全面啟動。全區完成中幼林撫育498萬畝,其中完成國家森林撫育補貼試點項目30萬畝。五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取得重大突破。梧州、南寧、柳州、玉林、賀州等市全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梧州、南寧先后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廣西“國家森林城市”占全國的1/15。桂林、欽州榮獲2011中國十佳綠色城市。

  大力發展林業產業,林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理念,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全力實施林業產業發展“56820”行動計劃。一是五大優勢產業快速發展。積極推進了北海林紙漿一體化項目的重啟談判工作。造紙與木材加工業加快發展,林產化工等傳統產業得到鞏固提升。東盟花卉示范基地、柳州市柳北青茅花卉基地及14個新增花卉示范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完成新造油茶高產示范林25萬畝、低產林改造15萬畝,培育油茶優良無性系苗木7300萬株。二是林下經濟發展成為全國典型。全面啟動了發展林下經濟“千萬林農千元增收”工程,打造了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產品加工、林下旅游等四大林下經濟類型以及林—菌、林—藥、林—花、林—禽、林畜、林—蜂、藤芒紡織加工和休閑度假旅游等八大林下經濟模式。國家林業局2011年10月在廣西召開了全國林下經濟現場會。三是林業產業行業管理得到加強。組織開展了木材經營加工清理整頓,進一步規范了木材經營加工行政審批和木材經營加工市場秩序。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了全區人造板區域布局和產品結構,控制纖維板新建項目,高檔膠合板、刨花板產品實現較快發展。

  不斷提升林業應急處置能力,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一是林地保護與管理得到強化。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各市簽訂了“十二五”林業生態保護和管理目標責任狀,基本完成了自治區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縣級林地保護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堅持“有保有壓”原則,在保證“三個優先發展”的重大項目及工業化、城鎮化建設使用林地需要的前提下,壓縮和減少一般項目征占用林地,簡化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程序,對重大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審核開辟“綠色通道”,建立了征占用林地重大問題會審制度。二是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得到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和濕地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繁育利用監管得到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和對外交流與合作力度不斷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三是森林火災防控得到強化。有效管控火源,深入開展了宣傳教育,安全高效撲救森林火災,森林防火形勢總體平穩。四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得到強化。五是森林公安工作得到強化。六是沼氣池建設有序推進。

  加速推進對外開放,林業投融資規模實現新突破。一是成功承辦或參與多個大型論壇或展覽活動。參與主辦或承辦了中國—東盟城市森林論壇、中國—東盟博覽會林產品及木制品展、第一屆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綠色中國行—走進南寧”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等活動,組織參加了由國家林業局主辦的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第二屆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2011年中國森林旅游博覽會等系列博覽會。二是林業基礎設施“五大會戰”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通過整合資源、整合項目,全區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鄉鎮林業工作站基礎設施建設、木材檢查站基礎設施建設、森林公安派出所基礎設施建設、國有林場場部基礎設施建設“五大會戰”順利推進。三是爭取中央林業投資和融資成效明顯。廣西豐林集團(601996,股吧)成功上市,成為廣西首家上市林業企業。成功爭取歐洲投資銀行造林貸款項目,金額約4億元。成功爭取將國有林場林區公路、林場飲水安全、電網改造等首次納入中央投資計劃。四是重點產業項目加速推進。中國—東盟(南寧)林業產業物流園、廣西北部灣現代林業產業加工園區、中國—東盟花卉產業園等重點林業產業園建設項目穩步推進,全區目前已建(含在建)林業產業園區27個,面積約5.6萬畝,進園企業800多家。欽廉林場年產15萬立方米中纖板等一批林業重大項目開工,高峰五洲人造板有限公司年產15萬立方米中(高)纖板等一批林業重大項目竣工,由浙江翔盛集團投資100億元的全球最大林漿纖維一體化項目正式簽訂投資協議落戶欽州。高峰林場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林業基礎工作取得新進展,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一是依法治林力度得到加強。下放了15項行政許可項目的部分權限,全面推進廣西林業系統依法行政考核。開展了林業行政綜合執法調研,加強了行政執法培訓,加快推進了《廣西濕地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出臺。二是科技興林全面加強。林業科技創新初見成效,3個國家級森林生態定位觀測站的籌建順利推進,自治區重大研究課題廣西桉樹人工林生態效應與控制機制研究項目順利實施。林業科技成果推廣成效明顯,共建各類示范推廣點44個,示范推廣面積上萬畝。組織開展了送科技下鄉活動,科技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與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三所高校簽訂了產學研合作框架協議。開展了與越南、巴西、南非等國在桉樹人工林可持續經營、病蟲害監測與控制技術研究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三是林業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出臺了《廣西林業信息化建設管理辦法》和《廣西林業數據庫建設指導意見》,廣西林業數據中心初步建成。正式啟用全國統一的木材運輸管理系統,實現了全區林業網上應用的突破。四是人才強林取得實效。實施“136”林業人才工程,啟動實施了萬名林業人才儲備工程和“226”林業人才培訓工程,面向全國開展公開招錄了兩批優秀人才,積極構建林業人才小高地。

  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

  助推廣西綠色增長、綠色發展、綠色崛起

  記者: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和林業改革發展,先后作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林業強區的重大決策。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今后5到10年努力實現“翻兩番、跨兩步、三提高”的奮斗目標以及加快“五區”建設的戰略任務。其中“翻兩番、跨兩步”奮斗目標,建設西部經濟強區、生態文明示范區等,與林業改革發展密切相關。這些既為廣西加快林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也對林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廣西下一步如何推動林業改革發展?

  陳秋華:我們將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林業強區、富民強桂新跨越的總目標和興林富民的根本宗旨,深入實施建設林業強區“三步走”戰略和“12345”工作思路,以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在山上再造一個廣西”為重要載體,著力加強生態建設,著力提升林業產業,著力增強綜合實力,著力夯實發展基礎,唱好唱響林權改革、生態建設、林業產業及林下經濟發展“三部曲”,努力推進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林業強區、全國木材戰略核心儲備基地建設,努力打造全國林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助推廣西綠色增長、綠色發展、綠色崛起,力爭全區林業每年為全區GDP增長貢獻1個百分點以上。

  今年的主要目標任務是:植樹造林計劃完成350萬畝,其中速豐林200萬畝,珍貴樹種30萬畝,油茶60萬畝;義務植樹950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61%以上。活立木蓄積量達到6.3億立方米。林業產業總產值計劃完成2000億元,比2011年增長25%,其中:造紙和木材加工業產值1000億元,比2011年增長25%;油茶產業產值24億元,比2011年增長26%;木材產量2000萬立方米,比2011年增長37%;人造板產量2300萬立方米,比2011年增長28%。林下經濟產值300億元以上,比2011年增長30%以上。爭取中央林業投資40億元以上。林業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550億元,比2011年增長15%。新建沼氣池12萬座,與2011年持平。

  實施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工程

  實現大工程帶動大發展

  記者:要唱好唱響林權改革、生態建設、林業產業及林下經濟發展“三部曲”,助推廣西綠色增長、綠色發展、綠色崛起,力爭全區林業每年為全區GDP增長貢獻1個百分點以上。今年廣西有何具體舉措?

  陳秋華:2012年我們必須抓住重點,集中力量,實施若干個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工程,實現大工程帶動大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全面實施“綠滿八桂”工程,促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堅持走生態立區、綠色崛起之路,做好“在山上再造一個廣西”這篇文章,加快推進北部灣綠色生態屏障、西江千里綠色走廊建設,進一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改善石漠化地區等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環境,鞏固和發展“山青水秀生態美”的品牌優勢,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促進可持續發展。一是全力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堅持“大種樹、人人種、年年種”,重點打好通道綠化、城鎮綠化和村屯綠化“三大戰役”,開展“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活動”,免費贈送珍貴苗木2000萬株,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努力縮小城鄉生態環境差距。二是繼續抓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繼續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石漠化綜合治理、退耕還林、珠防林、海防林、農村生態能源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強化紅樹林保護,加快推進北部灣綠色生態屏障、西江千里綠色走廊建設。三是強化森林經營。抓好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和低效公益林改造試點項目,促進全區商品林低產林和低效公益林改造提質,改善樹種結構、林分結構,突出復合經營、立體經營,培育大徑材。四是抓好良種壯苗培育。抓好林木良種補貼試點項目的實施,加強珍貴樹種和油茶苗木繁育,優化種苗供應結構。

  做大做強做優林業產業,促進西部經濟強區建設。堅持把林業產業作為生態產業的主力軍,科學布局,加快發展生態種植業和綠色富民產業,優化發展生態效益型林業,努力構建存量優化、增量升級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努力打造一批木材加工縣、用材林基地縣、竹子縣、油茶縣、花卉縣、八角縣、森林旅游縣等特色產業縣。一是實施“在山上再造一個廣西”。以做實做穩林業第一產業為主,大力發展速豐松、速豐杉、速豐珍貴樹種、速豐鄉土樹種,優化樹種結構,做好“山”文章,念好“山”字經,促進林業第一產業跨越發展。二是加快五大優勢產業發展。加快林漿紙、木材深加工、林產化工、油茶、花卉五大林業優勢產業發展,調整林業產業和林產品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力爭2012年造紙和木材加工產業突破千億元。三是大力培育現代林業產業龍頭企業。著力培育自治區現代林業產業龍頭企業,爭取更多的林業龍頭企業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支持廣西林業集團加快發展,加速推進林漿紙一體化等項目建設。支持華峰林業等林業龍頭企業加快上市步伐。四是著力打造八大林業產業集群。開展森林旅游示范縣、示范村、八桂森林人家建設,大力發展森林旅游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桂林市建設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建設。重點培育特色林業產業園區,著力打造林(竹)漿紙一體化、木材加工、林產化工一體化、油茶、花卉、森林旅游、竹藤加工、野生動植物利用等8大林業產業集群。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努力打造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排頭兵。認真貫徹落實吳邦國、王樂泉等中央領導2011年在廣西視察時所作的有關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指示和溫家寶、回良玉等中央領導關于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批示及在廣西召開的全國林下經濟現場會精神,充分利用廣西豐富的林下資源和空間環境,重點發展林下種植業和林下養殖業,實現長中短有機結合、上中下綜合利用、林農牧復合經營,充分釋放林地富民潛力,提高林地綜合產出率,做好“林下”這篇文章,走出一條“不砍樹也能致富”的新路子。一是總結推廣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廣林果、林草、林菌、林藥、林禽、林畜、林菜、林蜂等模式。同時,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市場化運作方式,努力構建企業帶大戶、大戶帶小戶、千家萬戶共同參與的發展局面。二是打造特色和支柱產業帶。進一步從財政、金融、保險、科技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利用不同區域的條件優勢和產業發展現狀,著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林下經濟產業帶。三是實施發展林下經濟“千萬林農千元增收”工程。2012年新增林下經濟發展面積650萬畝,累計面積達到2500萬畝,通過林下經濟實現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林農累計達到750萬人。

  建設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努力打造全國木材戰略核心儲備基地。緊緊抓住中央和自治區高度重視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的契機,大力發展速豐桉、速豐松、速豐杉、速豐珍貴樹種和速豐鄉土樹種,組織實施《廣西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2011—2020年)》,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建設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5000萬畝,占全國木材戰略生產基地總面積的1/4,作出全國木材戰略生產基地建設目標1/2的貢獻。2012年組織開展好試點工作,力爭實現森林年生長量、年采伐量、森林蓄積年凈增量三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為打造全國最大的木材戰略核心儲備基地奠定基礎。

  做大做強區直林場,努力打造林業發展主力軍。搶抓機遇,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區直林場實現跨越發展。一是實施區直林場跨越發展上臺階工程。按照“立足大發展、促進大提升、實現大跨越”的要求,實施“富民強場、科技興場、人才強場”戰略,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加強資源培育為基礎,以加快產業發展為重點,以科技和人才為支撐,走“規;⒓瘓F化”發展道路,培育木材生產基地,建設林產工業園區,打造全國知名品牌。二是促進廣西北部灣林業股份有限(集團)公司加快發展。三是搭建區直林場投融資平臺。

  大力發展生態文化,促進民族文化強區建設。 一是牢固樹立“三大觀念”。大力宣傳林業在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弘揚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樹立良好生態環境是生產力、競爭力的生態發展觀,綠色發展是政績、保護生態環境更是長遠政績的生態政績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擁有綠水青山就有可能擁有金山銀山的生態價值觀。二是充分挖掘生態文化潛力。推進生態文化創新,支持研究、發掘、整理傳統的生態文化,充分發掘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濕地文化、野生動物文化、生態旅游文化的潛力,大力創作生態文學與藝術等文化產品, 發展和繁榮群眾性生態文化活動,增強生態文化的活力與影響力。三是加強生態文化載體建設。四是抓好對口幫扶隆林縣的工作。

  深化林業改革,激發建設林業強區的發展動力。一是抓好林改“回頭看”整改活動。及時查缺補漏,全面整改,切實提高林改質量。抓好山林糾紛調處工作。二是深化林改配套改革。著重深化林權評估、林權流轉、林權交易平臺、抵押貸款和森林保險等配套改革。進一步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促進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加快發展。三是推進全區國有林場改革。努力建立符合現代林業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四是推進林政資源管理改革。啟動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試點改革,深化林政資源管理行政審批改革,改革木材運輸檢查體制。

  加大資源保護力度,提升災害防控能力。一是強化林地保護管理。全面完成縣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的編制和林地落界工作。加強林地征占用定額管理,主動做好林地征占用審核審批服務。二是強化生物多樣性和濕地資源保護。三是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四是強化森林防火和森林公安工作。五是大力推進農村沼氣建設。

  增強支撐保障能力,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一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林。二是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著力抓好1個千億元產業研發中心(造紙研發中心)和4個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組織實施好廣西桉樹人工林生態效應與控制機制研究項目。三是大力推進林業信息化建設。四是加大對外開放合作力度。五是完成林業基礎設施建設“五大會戰”。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完成全區鄉鎮林業工作站、森林公安派出所、木材檢查站、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和區直林場場部等五大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