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連續10年徘徊在微利和虧損邊緣的上市公司,卻因為“黑嘴”趙笑云的吹捧成為股市不倒“青松”,它就是福建第一家造紙類上市公司青山紙業。
2002年以來的10年中,青山紙業最高每股收益僅為5分,其中2009年更是大虧至每股權益-0.19元。業績差強人意基本面乏善可陳,然而不斷傳出的重組緋聞,讓青山紙業屢屢成為二級市場爆炒的對象。
2月底,市場盛傳青山紙業將分拆旗下子公司水仙藥業上市。短短一周時間內,青山紙業的股價上漲30%。同時有爆料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青山紙業100%控股的深圳恒寶通也即將啟動增資擴股程序。
在業績泥潭中苦苦掙扎多年,兩則PE傳聞果真能成為青山紙業的救命稻草嗎?
豪爽救南紙
業績差強人意,卻依然豪爽出手救助同宗兄弟。作為青山、南紙共同娘家人的福建輕紡,恐怕才是這兄弟互助幕后的真正始作俑者。
因為曾被股市“黑嘴”趙笑云吹捧,青山紙業的一舉一動都備受資本市場關注。雖然曾經有傳聞稱青山紙業有望被核電企業借殼,也有消息稱其將具備稀土礦概念。但是經過一輪又一輪爆炒之后,青山紙業依然是咬定“造紙”不放松。
“從股權結構上看,青山紙業前幾大股東持股比例接近。公司資產質量還算說得過去,殼資源也較為干凈,具備一定重組潛力。”某知名券商造紙行業研究員胡克(化名)告訴記者,公司是否重組還是要看大股東的意愿。
青山紙業大股東福建省輕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福建輕紡)旗下有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青山紙業和福建南紙。
雖然福建輕紡同為兩家公司的控股股東,但在持股方式上卻不盡相同。青山紙業方面,福建輕紡通過控股福建鹽業、福建南紙,以及直接持股2300萬股,完成對青山紙業的聯合控股;福建南紙方面則顯得直接的多,福建輕紡以40%的持股居于絕對控股地位。
作為兄弟企業,福建南紙與青山紙業的關系錯綜復雜。兩家公司同屬造紙行業,在原材料供應上等多個環節存在大量關聯交易,同時福建南紙一度持股青山紙業高達6900萬股,后來通過大宗交易平臺,福建南紙減持2000萬股,但仍以4900萬股的持股量成為青山紙業第三大股東。
去年4月22日,福建南紙公告稱,“接到福建輕紡通知,擬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影響公司股價,臨時停牌五個交易日!
當時市場揣測,兄弟企業青山紙業也可能有重組動作,青山紙業股價迅速漲停,之后青山紙業緊急停牌發布澄清公告,稱福建輕紡的重組與己無關。
“從我們所掌握的信息來看,福建輕紡目前股權運作平臺主要在福建南紙上,青山紙業則可能保持穩定。”胡克對記者表示,2010年福建南紙就開始著力打造高附加值的新項目“竹溶解漿”項目,以福建南紙的資金實力,無法支撐龐大的項目投入,大股東福建輕紡則選擇了賣股權換資金。
按照福建南紙披露的數據,年產9.6萬噸竹溶解漿項目總投資高達15億元,其中6億元企業資本金將由福建南紙或其投資方負責出資籌措,而項目的債務資金則高達10.24億元。
由于新建項目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青山紙業充當了福建南紙“提款機”的角色。2010年年底,福建南紙兩次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青山紙業2000萬股。
為籌集資金,福建南紙將旗下資產深圳龍崗閩環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龍崗閩環)以及物業等資產,在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耐人尋味的是,接盤方竟為同宗兄弟青山紙業,按照雙方披露的信息,青山紙業1.2億元接手龍崗閩環100%股權。
根據青山紙業的解釋,接手龍崗閩環后,可以豐富公司的產業鏈。但實際上,龍崗閩環的盈利能力卻不盡如人意。龍崗閩環當年的凈利潤僅為900余萬元,而青山紙業2010年全年每股收益僅為5分錢,當年是近10年以來青山紙業業績最好的一年。
業績差強人意,卻依然豪爽出手救助同宗兄弟。作為青山、南紙共同娘家人的福建輕紡,恐怕才是這兄弟互助幕后的真正始作俑者。
PE將成救命稻草?
在推動青山紙業重組上毫無作為的福建輕紡,對公司投身PE卻是倍加鼓舞。
盡管青山紙業主業乏善可陳,公司卻因為手握大筆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盡享股票上市后的溢價收益。
去年年底,青山紙業公告通過上交所股票交易系統累計出售公司所持興業證券股票94.9萬股,成交均價為8.09元/股,累計出售數量占其總股本的0.043%;出售惠泉啤酒股票85.81萬股,成交均價為6.71元/股,累計出售數量占其總股本的0.34%。
統計顯示,青山紙業2011年年底連續出售的股權資產,盈利接近2010年全年利潤的16%。除興業證券、惠泉啤酒外,青山紙業尚持有大量興業銀行、永安林業股權。
通過股權投資嘗盡甜頭的青山紙業,快速圈錢的目標瞄向了PE市場。
日前,青山紙業公告,為進一步規范和改善控股子公司漳州水仙藥業有限公司(簡稱:水仙藥業)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公司將對水仙藥業實施股份制改制。業內人士認為,水仙藥業改制的背后是為了上市融資。
在推動青山紙業重組上毫無作為的福建輕紡,對公司投身PE卻是倍加鼓舞。據了解,早在2010年,福建輕紡就將水仙藥業列為重點上市培育對象。在今年年初的相關會議上,也表態將提速水仙藥業引進戰略投資者。
資料顯示,水仙藥業以風油精、無極膏為主要特色產品,以口服降糖藥、心腦血管系統用藥為未來發展方向。實際上,水仙藥業是青山紙業旗下資產中盈利能力最強的一塊。青山紙業2011年中報顯示,公司主業造紙業毛利率僅為6%,而水仙藥業的毛利率高達46%。青山紙業持股水仙藥業70%,去年中期水仙藥業對青山紙業利潤貢獻高達4700萬元。
前述爆料人稱,青山紙業旗下光電產業資產深圳市恒寶通光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恒寶通”),也正在加緊籌備進入股份制改造階段,同時醞釀引入戰略投資者。資料顯示,恒寶通去年中期營收8800余萬元,實現營業利潤近2100萬元。
水仙藥業、恒寶通改制上市的消息在二級市場引起強烈反應,市場預期PE利潤將給青山紙業帶來豐厚回報,而青山紙業也成為各路游資瘋狂狙擊的對象。
那么青山紙業投身PE果真能迎來翻身的機會嗎?
一位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按照正常的PE程序,企業從完成改制到引入戰略投資者往往需要1~2年的時間,向證監會申報材料到最終成功上市融資,最快也要1年時間,即便一切順利,青山紙業真正能通過PE獲得巨大股權增值也要在2~3年之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