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渭河變清 如何走出白紙黑水困局?
 
http://www.hnckzkzs.com  2012-02-24 陜西日報

  2005年,陜西省環保廳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工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是渭河最嚴重的兩大污染源。工業廢水中,造紙廢水最多,污染最重。到2011年,造紙企業由2005年的194家減至60家,渭河干流13個斷面主要污染物平均濃度下降。預計2013年底前,陜西省渭河流域將全部淘汰半化學制漿造紙及工藝落后、耗水高、難治理的小氮肥企業,從2012年到2014年,3年間合計關閉企業33家,削減化學需氧量約1萬噸,氨氮約0.1萬噸。

  產出是白紙 排放的是黑水

  時間回溯到2005年,渭河沿岸企業排放工業廢水造成的污染觸目驚心:根據環境統計,這一年,渭河流域的工業廢水排放量約3.75億噸,COD排放量約13.83萬噸。渭河已喪失基本的生態功能,水質黑臭,污染濃度高,既不能用作農業灌溉,干流兩岸群眾的飲用水源也受到了污染,同時也嚴重影響著引黃濟津的水質安全。而這些污染“貢獻”中,沿岸造紙業負荷最大。其時,渭河流域造紙企業多達194家,造紙行業成為渭河流域最大的工業污染源。據了解,2004年,渭河流域共排放COD約27萬噸,其中工業COD排放量約11.33萬噸,僅造紙業就達7萬噸,占到總排放量的26%和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60%以上。陜西環保廳組成的調研小組對西安、寶雞、楊凌、渭南等地展開調研后發現,西安市對渭河污染最嚴重,周圍的造紙、化工企業等,對皂河、太平河、新河等河流污染嚴重,其中造紙企業污染最重。62家造紙企業和20余家化工、印染、釀造等企業的年排污水達12000余萬噸,COD5萬余噸。在寶雞,當時尚有造紙企業30余家,化工企業15家,果汁釀造企業3家,紡織、機械企業8家,食品、制藥企業11家,總計年排廢水4000余萬噸,COD2萬余噸。而咸陽的15家造紙企業和7家化工等企業,每年共排廢水3000余萬噸,COD約2萬噸。其中武功東方紙業集團、興平東風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秦都區華西紙業公司等是COD排放大戶。在渭南,造紙、化工、制藥、果汁、釀造等企業年排廢水3000余萬噸,COD1萬余噸。

  據介紹,這些分布在渭河流域的造紙企業絕大多數未達到規模效益,難以安裝和運行符合環保要求的污水處理設施,無法實現污水穩定達標排放,雖然有的企業污水處理設施齊全,但為了節省污水處理運行費用,也存在偷排污水行為!霸旒垬I是渭河流域的重點工業污染行業,其經濟貢獻量在‘十一五’期間不足6%,污染負荷卻占到了整個工業污染的60%以上!标兾魇…h保廳污染防治處處長姚曉軍表示。治理造紙工業污染刻不容緩。

  以造紙業綜合整治為核心,陜西省積極推進渭河流域產業結構調整,以實現渭河水質的不斷好轉。

  7年關停企業134家

  2005年,194家;

  2006年,93家;

  2009年,63家;

  2011年,60家。

  渭河流域造紙企業數字減少的同時,陜西省針對高污染排放企業的治理也在推向深入。

  2004年,《陜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方案》出臺,拉開了我省治理造紙工業污染的序幕。2006年,《關于加強渭河流域造紙行業環境管理的意見》中提出,根據渭河的環境容量,通過結構調整和治理

  整頓,壓縮造紙產業總規模,重點減少全化學制漿造紙企業生產能力,使渭河流域造紙企業總數下降,水資源及能耗下降,紙制品質量檔次提升,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并進一步指出,實行總量控制和規模限制,嚴格項目環評審批,將渭河環境容量嚴格控制在7萬噸COD以內。同時嚴格規范化學制漿造紙企業污水處理設施,并調整廢紙造紙企業規模,推廣“零排放”技術,實行清潔生產,走循環經濟之路。

  此外,陜西省用于關;虿⑥D企業的補助,每年不低于3000萬元。2009年,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整治措施,渭河流域造紙企業僅剩63家,淘汰生產能力150萬噸,其中污染強度大的化學、半化學漿由近190余萬噸降為70萬噸(關閉50萬噸,拆除轉產70萬噸),淘汰近三分之二。

  企業自身的變化也日益顯現:渭河流域造紙企業一改以往環保設施差、靠偷排掙環保錢、靠應付環保度日的形象,經過環境綜合整治及日趨嚴格的環境管理,企業已將環保視為影響其生存的第一要素。有企業主甚至提出,以環保求生存。此外,造紙企業不論在環保設施上還是廠容廠貌上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在整體壓縮造紙業規模的同時,我省對保留的造紙行業的結構進行了調整,將20余家污染負荷很重的化學制漿造紙企業轉產為污染負荷較小的廢紙造紙企業,使污染負荷重的化學制漿造紙規模壓縮了近三分之二。通過淘汰關閉高污染企業和結構調整,渭河工業污染負荷從源頭上大大減少。2011年,在全省環保工作大會上,陜西省環保廳廳長何發理表示,渭河河流水質繼續呈現穩定好轉趨勢。但要實現陜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變清目標,讓渭河真正成為安瀾河、生態河、景觀河,造紙業產能壓縮和提升改造首當其沖,如果不繼續削減造紙業對渭河的污染負重,三年變清的目標就會落空。

  “要堅決淘汰關閉渭河流域內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高污染企業。全部淘汰半化學制漿造紙及工藝落后、耗水高、難治理的小氮肥企業;對無能力進行污染治理、達標無望的排污企業也要實施關閉!焙伟l理肯定地說。提升標準 推動企業深度治理2009年5月,陜西省造紙業實施新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允許排污量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為達到新標準的排放要求,造紙企業對污水處理設施進一步進行了升級改造。保留的5家全化學制漿造紙企業投巨資建成了堿回收工程,24家無脫墨廢紙造紙企業實現了“零排放”,其它30余家造紙企業實現了節水減排。

  然而,形勢面臨著新的變化。“十二五”國家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兩項減排指標,對陜西來說,減排面臨更大的壓力。如果按現有排放標準和強度,到“十二五”末,黃河流域化學需氧量和氨氮“貢獻”的新增量還將達到11萬噸和0.96萬噸。重新修訂出臺新標準,已是當務之急。

  2012年1月1日,《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正式實施。這一標準在原有標準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要求,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濃度分別執行50mg/L和12mg/L的標準。標準的提高,也對企業有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和排污限制,督促著企業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以2012年6月底為節點,不達標的企業將面臨停產處理。

  據了解,今年,陜西省還將支持3家國有大型化工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使其按新的排放標準達標排放,大幅度削減氨氮的排放量。省環保廳科技標準處處長喬潤芳表示,通過制定新的標準,促使現有工業企業進行自身改造,加快技術、工藝、設備等的更新換代,加大企業環保設施升級改造中的投入和建設,以此可實現化學需氧量削減約50%。

  一方是社會公眾呼喚一條生態渭河,一方是地方經濟、社會就業等等需要發展工業經濟,面對兩難境地,沿渭地方政府必須在科學發展的約束下作出抉擇,相信我們在三年渭河變清目標真正實現之后會有一個答案。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