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江西鉛山連四紙:神奇的中國紙
 
http://www.hnckzkzs.com  2012-02-22 人民網

  2012年2月8日,素有“千年壽紙”之稱的江西鉛山連四紙及其制作工藝在北京受到了來自意大利、法國、蘇里南、奧地利等國駐華使館人員的關注和追捧。他們在這個名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上,紛紛駐足于連四紙展區,對精美的竹樓、古老的紙槽,對連四紙制作技藝展演都非常感興趣。不少外國友人忍不住要一試身手,與手工藝人一起互動撈紙。他們除仔細聆聽工作人員的講解,領取精美的宣傳畫冊,不時地詢問有關情況外,還連聲贊嘆:“神奇的中國紙!”

  “鉛山唯紙利天下”。自東漢造紙術發明以后,千百年來,鉛山造紙名揚中外,是現存中國古法手工造紙的活化石。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論及歷代紙品,就贊譽鉛山連四紙“妍妙輝光,皆世稱也”。因造紙業的發達,翦伯贊先生在《中國史綱要》中將鉛山稱為明代江南五大手工業中心之一。舊時,我國許多鴻篇巨著、名貴典籍均采用連四紙印刷,如《十七史》、《四庫全書珍本初集》等。清道光年間,鉛山連四紙每年外銷20多萬擔。不僅暢銷于北京“榮寶齋”、上!霸80病、蘇州“蘇連記”,還遠銷日本、南洋。2006年6月,當國務院將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后,有一個人坐不住了——他就是江西含珠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鄢中華。為不讓這一瀕危而又彌足珍貴的民族技藝國寶技藝失傳,他毅然決定在連四紙原產地——天柱山鄉漿源村建設千壽紙坊,并得到了鉛山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立了“鉛山縣傳統產品復蘇工程領導小組”。

  在承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重要任務之后,鄢中華在尋找、拜訪、邀聘當地老師傅參加項目傳承的同時,還多方聯系,取得杭州西泠印社的技術支持,并和上海復旦大學文博系合作,共同進行技術研發。經近兩年的努力終于完全恢復了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72道古法工序,使連四紙重獲新生。

  2009年12月,連四紙紙品質量得到了杭州西泠印社認可,被列為杭州西泠印社連四紙定點生產基地,投入批量生產。

  2010年4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申請了企業標準Q/HZSY001—2010贛饒企標備案注冊Y169-2010,并獲質檢部門通過,從而使紙品質量首次有了明確的檢測標準。

  2011年4月,文化部非遺司專家組專程來鉛考察千壽紙坊,給予高度評價,返京后即將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公示名錄。

  2011年8月,江西省文化廳將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作為全省唯一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向聯合國申報。

  期間,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還先后參展上海世博會、中博會、印博會、中國首屆國家級非遺博覽會、世界非遺博覽會等會展,并獲文化部頒發的首屆國家級非遺博覽會展品獎銅獎和非遺技藝展演集體一等獎。

  為擴大供不應求的連四紙生產規模,由鄢中華任董事長的江西含珠實業有限公司,現已在鉛山縣工業園區購地30畝,新建標準廠房5000平米,將抄紙、焙紙、整紙等工序遷入,抄紙生產線也由3條增至12條,生產能力由原年產6000刀提高至30000刀。今年,新一屆鉛山縣委、縣政府還將連四紙產業作為該縣重點推進項目,提出在十二五期間達到年41000刀連四紙的目標,并專門成立項目服務領導小組。下一步將用連四紙印刷珍藏版線裝古籍和印譜、拓片、契文等,以形成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將連四紙打造成中國紙文化中一張耀眼的名片!

  鉛山連四紙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現由江西含珠實業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經營。公司位于鉛山縣城西工業園區,注冊資金200萬元,現有員工217人,資產3000余萬元,是一家以傳統產品和地方名優特產加工、生產與銷售等多種產業經營的公司。2008年,鉛山縣人民政府授權該公司恢復連四紙生產并打造連四紙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制定了項目保護總體規劃、詳細具體的分年度保護計劃和實施方案,同意江西含珠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連四紙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傳習所,并從縣財政中拔付 8萬元扶持資金用于連四紙的保護傳承。縣文化廣播電視局積極向上爭取專項資金,將爭取到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20萬元及時拔給傳習所,同時幫助聯系有關專家給予項目建設指導性意見。公司還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連四制作技藝展示中心,收購和保護散落在民間的連四紙生產工具,如青麻石紙槽、紙碓、紙榨等。展示廳內展覽圖片、文字、做紙工具以及造紙過程中每道工序紙料產生變化的實物標本、還將通過聲像、視頻等現代科技手段展示連四紙制作技藝的全過程,使參觀者了解它的起源、發展、傳承,了解連四紙在傳播中華文明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連四紙制作技藝與紙品能傳承千年,是其制造工藝系純天然漂白和手工操作,加上合理的采伐不影響毛竹的正常生長。全程工藝中不添加化學原料,對環境不造成污染。毛竹廢棄料可燃灰成堿再用于造紙,使毛竹得到充分利用,是真正的綠色低碳環保產業。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擴大生產規模,連四紙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進行了技改,實行制漿和制紙分離。紙漿制作是保證紙品品質的關健環節,因而制漿環節還在有著獨特氣候和優質山泉的原產地天柱山,將抄紙、焙紙、整紙等工序搬至工業園區。同時基地正進行傳統造紙技術與現代工藝結合的革新,采用單人吊簾抄紙技術,從外地聘請了若干名技術人員,并將打漿、選料、除雜等部分無損古法技藝品質的現代機械工藝溶入到生產工序,通過生產工藝改進,可節省人力、提高工效,降低生產成本,形成較大產業規模。目前,基地采用“公司+農戶”的形式,帶動竹農致富。公司收購毛竹以保證農民毛竹銷路,并直接帶動農民從事撫育竹山、砍條、剝竹絲、疊塘等工作,提高了毛竹的附加值。在砍伐、腌制、生產的過程中,一可給當地農戶增加收入;二可利用當地的閑散人力資源;三可帶動農副產品銷售。此外,將連四紙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作為復原古代連四紙制作工藝的展示區和生產區,還可吸引紙業同仁、古籍出版、文化研究、學生等各界人士前來參觀研討,形成一條文化產業景點旅游線路,延伸文化產業鏈,真正形成文化產業的聯動發展。

  復旦大學文博系副主任、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剛教授到示范基地考察古法造紙,認為這是它在全國見到的最傳統、保持最完整的純手工古法造紙。稱鉛山連四紙是當下國內最高級的竹紙,是手工紙當中制作過程最為復雜的一種,可以和宣紙并美,是中國手工紙的代表。中國輕工業集團總公司總經理、中國造紙學會理事長陳學忠在2月5日至2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上說,自己還在輕工部任造紙司司長時就知道連四紙是曾經與宣紙齊名的中國紙。連四紙不僅是鉛山的、江西的,更是中國紙的驕傲,完全可以將之打造成中國紙業最耀眼的名片,其發展潛力極大,可以像宣紙一樣,成為地域經濟的增長點甚至是支撐點。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