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環保聯合會2011年環境維權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在環境保護部的指導下,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幫助下,在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社會公眾的積極參與和新聞媒體的大力配合下,取得了一些成果,F向社會進行公布重點工作和典型案件。
2011年我們立足于關注民生、維護公眾環境權益,深入污染現場、深入群眾中間,調研掌握污染事實,通過采取環境公益訴訟、監督、法律援助等共介入處理44起環境案件,有效地維護了社會和公眾的環境權益。
一、環境公益訴訟取得重要進展
為遏制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維護社會環境公共利益,中華環保聯合會在以往開展環境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基礎上,結合我國環保法庭推進司法保護環境的理念,繼續探索以環保社團組織為原告的環境公益訴訟, 共辦理環境公益訴訟案件6起,其中2起勝訴、2起正在審理中,2起以向有關機關發送律師函的方式督促其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均取得積極進展。在此過程中,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也為我們帶來了一些環境公益訴訟先進的國際經驗和專家技術支持,并在其他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推界中國環境公益訴訟的經驗,為環境治理的南南合作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臺。
(一)取得社團組織進行環境公益訴訟的首例勝訴
2011年1月,我會訴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定扒造紙廠污染環境公益訴訟一案,由貴州省清鎮環保法庭公開審理。經過各項庭審程序后,清鎮環保法庭當庭宣判,判決支持了我會的全部訴訟請求(判決書見附件1),定扒造紙廠被關停,這是我國社團組織進行環境公益訴訟的首例勝訴判決。本案的勝訴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烏當區所有涉水污染企業紛紛進行停產整改,消除污染隱患,南明河水質有了顯著改善。
本案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1、訴訟程序中環保法庭及時受理證據保全申請,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測機構對污水進行取樣檢測,確定污水超標后即對被告進行先予執行,及時阻止了其繼續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2、在審判中首次引入專業的人民陪審員,為本案的客觀公正審理提供了專業保證;3、案件訴訟費用包括律師代理費由被告定扒造紙廠承擔,由此開創了環境公益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的先例,這將極大地激發律師參與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的積極性。
(二)取得我國環境信息公開公益訴訟首例勝訴
因我會訴貴州好一多乳業有限公司水污染侵權糾紛案件需要,2011年10月28日向修文縣環保局通過特快專遞方式提交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請求修文縣環保局公開貴州好一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有關的環境信息,但修文縣環保局始終未將信息予以公開。
2011年12月12日,我會向貴州省清鎮環保法庭提起環境信息公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貴州省修文縣環保局對我會的環境信息公開申請予以答復,貴州省清鎮環保法庭于當日立案。2012年1月10日,本案在貴州清鎮環保法庭公開審理,清鎮環保法庭當庭宣判,我會取得勝訴(判決書見附件2)。這是我國環境信息公開第一例公益訴訟。
本案的勝訴將對推動我國環境信息公開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案開啟了以司法力量推動政府信息公開之門,對于推進我國政府部門依法行政,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獲取環境信息的權益,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我們針對2011年6月12日云南省曲靖市發生的鉻渣污染事件,委托志愿律師向云南省曲靖市環保局發送律師函,建議其對鉻污染企業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曲靖市環境保護局接受我會建議,已正式向曲靖市中院遞交民事起訴狀,對鉻污染企業提起環境公益訴訟;針對渤海灣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造成的污染,我會委托志愿律師向國家海洋局出具律師函建議其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國家海洋局已于2011年8月底公開選拔了4家律師事務所擬對本案提起公益訴訟。我們在此鄭重呼吁國家海洋局應盡快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維護我國藍色國土—海洋的環境權益,維護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安全。
二、發揮我會社會監督作用,推進環境問題的切實解決
當前,各類環境糾紛和突發環境事件持續高發,環境形勢日益嚴峻,一些地方的環境狀況堪憂。在環境維權實踐中,我們發揮社會團體的監督作用,以強化政府環境保護責任為目標,根據群眾的投訴舉報,通過實地調研、聯合媒體曝光、向相關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發送建議函等形式,使16起案件的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處理或妥善解決,促進地方政府部門依法行政,督促污染企業進行整改,消除環境污染,達到了維護公眾環境權益的效果。
(一)向中央領導報送內參,促進環境問題的有效解決——河北省元氏縣化工企業嚴重污染飲用水,3萬百姓10年買水吃
2011年2月,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村民多次向我會反映其飲用水遭受嚴重污染,深切希望我們幫助解決百姓飲水問題。我們十分重視,兩次派專人到實地調查,發現村民反映情況屬實。
元氏縣從2002年開始在槐陽鎮、宋曹鎮集中建設化工產業,至今已建有12家化工企業。在2009年污水處理廠建成之前,所有企業均將未經過任何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槐陽鎮北蘇村西側占地130畝的污水坑,沒有采取任何防滲措施,其污水源源不斷地滲透到周圍農田及地下,致使元氏縣槐陽鎮和宋曹鎮的10個村莊的淺層飲用水受到嚴重污染不能飲用,3萬余村民被迫不得不買水吃,每戶村民每年用來買水的費用最少也要400元,這種情況至今將近10年。同時,這10個村莊的耕地淺層灌溉用水同樣受到嚴重污染,4萬余畝耕地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農民苦不堪言,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一直未得到解決,群眾積怨頗深,社會穩定堪憂。
我們將此情況形成調研報告報送李克強副總理,引起高度重視。3月28日李克強副總理將我會報告批轉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閱處。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收到批示后高度重視,用1個多月的時間對元氏縣飲用水污染問題進行檢查并采取有效解決措施,包括投資110萬元鋪設13500米引水管線,將遠離化工區的深層井水輸送到所有受污染影響的10個村莊,徹底解決了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對出現污染的農灌井水采取封井措施,重新打深水井解決灌溉用水,并將產生污染的130畝污水坑全部填埋進行生態修復,群眾反映良好。
(二)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柘塘鎮工業區污染
2011年2月,我們接到南京市溧水縣柘塘鎮居民的投訴,反映柘塘鎮工業區企業直排污水,嚴重污染他們的居住環境,影響南京市母親河秦淮河的水質。我們兩次派專人到實地調研,發現居民反映情況屬實:柘塘鎮工業區內的造紙、化工等企業肆意偷排污水,通過長約2000米的新河匯入秦淮河。35年來將緊鄰居民區5米的新河變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臭水溝,附近村民在臭味刺鼻的環境中常年生活,食用污水澆灌的糧食及蔬菜,癌癥高發。村民們曾多次向政府部門反映污染問題,但始終沒能解決。村民們說,每次投訴后,環保執法人員通常是以罰代管,污染照常進行。
我們采集污水樣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多項數據嚴重超標,其中新河水質COD超標近50倍。在實地調研中,柘塘鎮工業區南京秦淮紙業宣稱已做到污水“零排放”,并稱是先進企業,而當地執法部門竟回復近年來群眾對此污染是零投訴。2011年4月13日,我會聯合中央電視臺對本案進行詳細調研,采集污染事實,并現場發現南京秦淮紙業的偷排口,揭穿這個企業所謂“零排放”的秘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4月16日至19日連續4天對此污染進行全天滾動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該案曝光后引起江蘇省高度關注,柘塘鎮工業區內所有排污企業都已全部停產整改,各企業與新河相連接的排污口用土堆封堵,排污暗管被全部拔除。受污染的新河被全部填平,整修成休閑公園供當地居民使用,緊鄰新河原址重新開挖一條河道,并引入景觀用水改善當地水環境。溧水縣紀委、縣監察局成立調查組進行行政追責,已將該事件主要負責人移交司法部門處理,長達35年的污染終告徹底解決。
(三)江西省九江市化纖紡織工業基地污染鄱陽湖
江西省九江市化纖紡織工業基地常年將生產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鄱陽湖,嚴重影響鄱陽湖水質。我會在接到群眾投訴后,先后4次派人到實地調查取證,我們取污水樣檢測顯示各項指標均超標,其中COD超標近20倍,BOD超標30倍。為促使該污染問題盡快得到解決,2011年4月7日,我會聯合中央電視臺對九江化纖紡織工業基地污染鄱陽湖問題進行調研。九江市化纖紡織工業基地的醬油色污水通過1.5 米的大口徑管道直排,由于落差原因,形成黑色的“污水瀑布”排入鄱陽湖,形成長約2-3公里的黑色污染帶,令人震撼。這些污水對鄱陽湖及長江中下游水質帶來嚴重影響。
4月7日-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連續對此污染進行了深入報道,引起江西省高度重視。九江市化纖紡織工業基地內企業全部停產整改。九江市廬山區人民政府已免去張昌華的廬山區環保局副局長職務;廬山區環保局免去鐘聲的廬山區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職務;九江金源化纖有限公司董事會開會決定撤銷分管環保工作的韓艷勇的副總經理職務。
2011年11月,我會再次赴實地回訪,了解到該廠于今年4月停產整頓后,經專家論證,撤掉了企業的制漿環節,從源頭上杜絕了黑色污水外排。目前企業污水已能達標排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法律援助污染受害者,維護公眾環境權益
對受到污染侵害的公眾提供法律幫助,維護其環境權益是中華環保聯合會的重要職能。2011年,我們對對15起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案件提供了法律援助,為其墊付訴訟、鑒定等費用其中6起案件已順利得到解決,為群眾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16萬元。在此,特別介紹一下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107名水產養殖戶訴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環境侵權案。
2011年6月4日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以來,渤海灣生態環境遭受重大影響,渤海沿岸的水產養殖經營者所養殖、生產的海參、扇貝等水產品大量死亡,損失慘重。8月份以來,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污染受損水產品養殖經營者向我會提出法律援助申請,請求我會幫助維護其合法的環境權益,我會于8月22日正式受理申請,并聯合我會志愿律師事務所-盈科律師事務所為本案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2011年12月13日,我會援助的河北省樂亭縣養殖經營者李學志等107人向天津海事法院提起訴訟,以海上、通海水域養殖損害責任糾紛為由向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提出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要求康菲公司停止侵權、消除危險并賠償經濟損失4.9億余元。目前此案正在立案審查程序。
針對渤海灣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造成的嚴重影響,我會已向最高人民檢察院發送了《關于渤海灣蓬萊19-3油田漏油事故應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的情況反映》的函,請最高檢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此外,我們針對近期發生的廣西龍江鎘污染事件,指派專人赴實地進行調研,并幫助受到污染影響的漁民保存必要證據,我們已啟動對污染受害漁民的法律幫助程序,維護其合法的環境權益。
環境維權是一項嶄新的事業,也是我們黨和政府關注民生,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根本體現,尤其是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并采取積極措施防治污染,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我們在環境維權的具體實踐中深深感到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地方保護主義長期存在,成為制約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因素。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財政稅收、就業穩定等利益保護污染企業,使一些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環境風險隱患日積月累最終釀成重大環境事件的情況屢見不鮮。因此,當前最迫切的就是要依法加大對政府的環保問責力度。
二是要加強后督查工作,防止屢查屢犯。一些企業治理污染都不太自覺,存在“三不怕”,不怕環保監察,不怕污染處罰,不怕損害公眾利益。往往屢查屢犯,玩貓和老鼠的游戲。因此,要建立后督查機制,實行專人負責跟蹤到底。
三是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深度不夠,尤其是一些環境問題亟待新聞媒體的深入報道,營造輿論監督的氛圍。污染企業不怕罰款,但都怕新聞媒體曝光。因此,需要強化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
四是提高群眾環境維權意識,使環境污染案件得以查處。我們在維權工作中,發現很多群眾不敢主張自己的環境權益,怕受到打擊迫害,往往忍氣吞聲。因此要提高百姓的維權意識,打消顧慮,幫扶弱勢群體,挺起腰桿子與環境污染行為作斗爭。
五是要進一步加強司法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司法機關應積極受理污染受害群眾提起的維權訴訟,依法支持污染受損群眾維護切身利益的訴求,充分體現“能動司法”、“司法為民”。
六是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當前,一些企業一味強調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乃至漠視社會責任。我們希望企業應該全面樹立綠色的發展觀,將環境因素納入企業決策,改變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唯一效益目標,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此外,在環境維權的實踐基礎上,我們積極參與和推動環境法治建設,以國家環境立法需要為切入點,向國家相關部門提交了《關于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建議》提案、《中華環保聯合會關于修改環境保護法的建議》等法律建議3份;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環境維權宣傳教育活動,免費發放環境維權常識手冊等各類宣傳資料給第一線的污染群眾,幫助他們能夠正確、依法維護環境權益。建設完成并正式對外開放"中華環境案件信息網",這是我國當前在線的網絡平臺中較新、較全面的環境案例服務體系。
環境維權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公益事業。2011年12月召開的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認真回應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切實抓好環境保護”、“ 切實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中華環保聯合會將在2011年環境維權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礎上,認真落實第七次環保大會精神,積極進取,努力探索,創造新成績。2012年我們將積極推動環境立法,通過召開環境保護法修改研討會、環境司法論壇等,向國家相關部門提交法律建議;繼續加大專題調研力度,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實踐和制度建設,更廣泛地聯合社會力量對重大、典型環境案件進行監督和法律援助;堅持不懈地做好環境維權宣傳活動,走進基層,貼近百姓,進一步普及環境維權和法律知識;完善和深化中華環境案件信息網功能,為公眾提供更方便的環境案件信息服務。
在新的一年里,中華環保聯合會繼續立足實際,優化資源,發揮民間組織的獨特優勢,使環境維權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更廣、更深、再上新臺階。